学习《习近平在福州》理论研讨会

日期:2020-10-21 10:26 来源:福建日报
| | | |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好用好《习近平在福州》等鲜活教材,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着眼长远、胸怀全局的战略思维,大刀阔斧、科学决策的改革思路,脚踏实地、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心系人民、情暖民心的赤诚情怀,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时的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的研究阐释,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近日,省委宣传部召开学习《习近平在福州》理论研讨会,本版特此刊发发言摘要。 

深学细读需学思践悟三大课题 

  陈承茂

  《习近平在福州》一书的出版发行,是福建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通过深学细读《习近平在福州》,我认为要掌握其中的精髓,关键在于学思践悟三大课题。

  一是学思践悟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的创新理念和探索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的六年,正是党中央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时时处处都面临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怎么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同志当年在福州的实践探索,遍及榕城大地,他的理论思考深入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通过学思践悟,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同志在福州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探索,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认识和领会。

  二是学思践悟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深厚的人民情怀。

  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与福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留下了许多鲜活的故事,比如棚户区改造、“连家船”渔民上岸安家、闽江水域治理、放心肉工程(生猪定点屠宰)、关爱残疾人等。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的故事,生动地阐释了什么是共产党人“爱人民之所爱、忧人民之所忧”。它深刻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人民领袖。通过学思践悟,我们会更深切地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以及他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共产党人崇高境界。

  三是学思践悟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知行合一的政治品格。

  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的六年间,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展现了知行合一的政治品格,而这个品格的重要的思想基础就是哲学思维。他准确把握唯物史观,创造性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遵循对立统一规律,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以高超的工作艺术,解决了许多“疑难杂症”,创新了“人民至上”“滴水穿石”“马上就办”“经济大合唱”等富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的思想理念,为我们共产党人学哲学用哲学,不断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了光辉典范。

  (作者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习近平在福州》采访对象)

奋斗足迹的历史记载 

  □郑传芳

  《习近平在福州》23篇采访实录,反映出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奋斗的历史足迹,体现出其宝贵的史料价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源泉。

  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在福建工作期间的艰辛奋斗和探索,为其治国理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习近平在福州》采访实录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时的理念与实践,从“3820”工程“三步走”战略设想到建设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从“马上就办”到反对“四风”,从保护城市文脉到文化自信,从支前拥军优抚到军民融合战略,从金门协议到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从“四个万家”到以人民为中心,从廉洁自律到全面从严治党,从保护绿水青山到生态文明建设等,体现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脉相承的思想与理论渊源。

  从《习近平在福州》采访实录中,可以领略和体会到习近平同志对党无比忠诚和对人民无比热爱的深厚情怀。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他始终坚持抓好党的中心工作和党的自身建设,努力为福州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得到坚持和弘扬。在党的建设方面,他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实招求实效,使党的领导作用得到实现,使党的基层建设得到加强。在群众工作方面,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民办实事。在作风建设方面,他提出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开展“四个万家”,把为人民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福州是福建的省会中心城市,既有经济发达的区县,也有经济落后的山区与海岛。《习近平在福州》采访实录记载了习近平同志从福州各个区县的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为改变福州落后面貌所作出的艰辛努力。在习近平同志的带领下,凝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施“3820”工程,开展闽江金三角经济圈、海上福州、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等,有力改变了福州的落后面貌,并为福州的长久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些历史记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政绩观,一位能够对历史负责、对后代负责、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必然是“功成不必在我”,而“功成必然有我”。

  (作者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科学的规划理念与规划精神 

  □刘大可

  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谋划实施《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3820”工程)的过程,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制定规划的思想、理念、精神、作风,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实践的早期探索。

  体现了谋划性与敏锐性。“3820”工程的制定是一个非常严谨、扎实的过程。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后,习近平同志就在第一时间敏锐地感到这个谈话所释放出来的重大政策信号,他组织有关同志认真学习谈话内容后,经过缜密的思考和研究,决定制定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经过“十易其稿”,终于编制完成了“3820”工程。

  体现了战略性与前瞻性。围绕“3820”工程这一总体战略,习近平同志提出建设闽江口金三角、“海上福州”和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战略设想,这几个发展设想,时间跨度不同,侧重点各异,但互相衔接,互为补充,形成了福州市近中期的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的远见卓识和开拓进取的战略思维。

  体现了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习近平同志在制定“3820”工程时,看清了福州的资源、特点、潜力,以及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势,作出了科学规划,让福州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一直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没有走弯路。20年后,从数据看,“3820”工程制定的规划目标与实际指标差距非常小,由此可见当时规划的科学性。

  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与“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境界。“3820”工程一张蓝图绘就20年发展规划,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的实干作风,以及他一直强调的“政贵有恒”的理念。

  发挥了“滚锅效应”与智库作用。“3820”工程制定过程经过了“万人答卷”“千人调研”“百人论证”,动员广大市民、一线工作者以及专家学者参与规划制定,还邀请省内外、海内外各方面专家学者成立顾问团。充分的调研基础和专业的智库咨询,为制定“3820”工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的规划理念与规划精神,对于我们今天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学习习近平同志当年制定“3820”工程的思想、理念、精神、作风,科学制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贡献力量。

  [作者为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副校(院)长]

关于文化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马建荣

  《习近平在福州》采访实录生动还原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方面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探索,为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提供了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注重提升文化亲和力,实现润物无声、凝心铸魂。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地把文献典籍中所蕴含的哲理用接地气的方式表达出来,拉近民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习近平同志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他的领导下,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国率先出台《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为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在他的关心重视下,福州一大批历史文化古迹都修缮保留了下来。他把闽剧学校从省艺术学校分离出来,独立办一所闽剧学校,让年轻人学习这门传统艺术。他把貌似高冷的文化,糅入了人间的烟火,让人们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增强文化的凝聚力,打造共同精神家园。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曾经担任《世界福州十邑乡人创业史》主编,亲力指导,终于在1994年金秋,世界福州十邑第三届同乡大会之际,把创业史精品佳作献给海内外福州乡亲,深深感动了250多万旅居世界各地的十邑乡亲。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比喻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为世界上所有华人提供了“精神家园”,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瞻远瞩,延续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同志强调“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2002年4月,习近平同志时任福建省省长,仍然为《福州古厝》作序。他提出“城市的灵魂在于其独特的个性和文化品格”。这些重要观点,开创性地提出文物保护和经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智慧担当。

  (作者为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

从系列采访实录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张艳涛

  习近平同志的“为民情怀”“务实作风”“清正廉洁”的领导风范和优良作风在福建的探索和实践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我们要深入学习系列采访实录,从中深刻汲取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实干的力量,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

  “为民情怀”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时鲜明的价值取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核心价值取向。在福州,习近平同志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强力推进福州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创设“下基层接访”制度,改“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教育党员干部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让“服务”成为福建营商环境的最大亮点,这些都对福建的长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理论根据。

  “务实作风”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时突出的政治品格。

  求真务实,既是我们党长期形成的优秀品格,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倡导的优良作风。在福州,针对招商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要采取“一栋楼办公”和有关部门委托代理、上门服务等办法,减少图章和公章旅行,形成“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等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做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坚持求真务实,是习近平同志一贯倡导的理念,他在福建工作期间展现的“务实作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清正廉洁”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时不变的政治本色。

  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是党的一贯主张,也是检验一个共产党员党性的试金石。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告诫大家要守规矩,要当官就不要想发财,要想发财就别当官。他一贯倡导干部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他在福州工作期间“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得到继承、丰富和发展。第一,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第二,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第三,坚持秉公用权,反对权力私用。

  (作者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为福州统战工作“画出最大同心圆” 

  □林怀艺

  习近平同志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为福州统战工作“画出最大同心圆”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这在《习近平在福州》这部采访实录中有着生动的记载。

  习近平同志对福州统战工作的探索,凝结着他亲力亲为推动统战工作的心血。习近平同志关心民主党派工作和党外干部建设,通过建立并完善季度座谈会制度、交友联系制度、对口联系制度等,与各界人士共商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大计。他大力推动福州同港澳台特别是台湾的交流合作,提出了“以港引台、以澳引台、以侨引台、以台引台”的具体工作措施,切实依法保护台商的一切正当权益。他扎实开展海外统战工作,不仅把落实归侨政策、维护侨益等工作抓紧抓实,而且还亲自会见、看望、拜访海外侨领、侨商、乡亲等,将海外联谊工作搞得风生水起。他为非公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除了保护和鼓励港澳台在榕投资外,他还帮助福耀集团引进外资、获得农行贷款,助力其成长为全球最具有竞争力的汽车玻璃供应商。他抓好宗教工作,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宗教政策,要求宗教界要为国家分忧,要爱祖国,要弘扬好中国文化,指明了坚持宗教中国化的方向。

  习近平同志对福州统战工作的探索,具有鲜明的特点。习近平同志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在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工作、海外统战工作、经济领域统战工作、民族和宗教工作、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以及统战部门自身建设等,都有很好的论述和指示,并且重视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务求实效,体现“马上就办”精神。他恪守底线思维,不仅对“自己人”讲原则,对外商也很讲原则,不能做的事情“说破大天也没有用”。他重视统战文化的“软实力”作用,亲自担任《世界福州十邑乡人创业史》的主编,将这部书献给海内外福州乡亲,使他们记住乡愁。统一战线各界人士透过习近平同志尊老、敬业、“有事就找我”等言行,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对他们的重视、关心和爱护,从而自觉为福州统战工作“画出最大同心圆”献计献策。

  (作者为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新时代厚育良才 

  张庆守

  《习近平在福州》生动形象地呈现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的工作作风和为人处世风格,叙述了许多习近平同志关心教育事业和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故事。这将指导教育工作者掌握正确的教育发展思路和方法、培养崇高的思想境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教育工作者要热爱学生,时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着想。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教育强国和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而不懈努力。

  按社会需求办教育。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抓准社会需求,让职业教育和社会需求挂钩起来。有关学校要重视社会调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召开专业论证咨询会,深入研究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从教学上、制度上研究提出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挂钩的种种举措,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联络,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工作。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继承、发扬林则徐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气贯长虹的民族正气,学习他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教育工作者应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帮助青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新时代青少年拥有一颗清澈闪亮的“中国心”和“中国魂”。

  加强师德师风养成。习近平同志指出,违反中央原则的事情坚决不能做。他希望大家不仅要弄清楚“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还要弄清楚“允许干什么”“应当怎么干”。教育工作者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锤炼,落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学习习近平同志“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忘我精神,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以身作则,以德育人。

  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建设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并在福州富有成效地指导开展教育改革。教育工作者要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和教育改革的先锋,研究与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作者为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