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田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日期:2022-03-31 15:41 来源:大田县政府办
| | |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大田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大田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大田县人民政府

 

                          2022331

(此件主动公开)

大田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总体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化“五比五晒”和开展“大攻坚、大突破、大提质”活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快推进多彩大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出口总值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完成能源消耗总量、强度“双控”目标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任务。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致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新时代多彩大田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凝心聚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围绕构建“二三四”现代产业体系,致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促转型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涉及7个乡镇共3.4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4.77万亩,粮食总产量达8.85万吨。做大做强美人茶产业,组织实施新植、改植茶园5000亩,提升茶叶加工厂房20家,培育茶业龙头企业3家、新型经营主体10家以上,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38亿元。提档升级特色种养业,培育发展青梅、食用菌、大米和蔬菜等富硒特色产品,加快五兴肉兔、创辉农业、初阳农业等项目建设,实现特色种养业综合产值200亿元;大力扶持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实现笋竹产业产值2.45亿元,苗木花卉产业产值8.2亿元,油茶产业产值3.9亿元,林下经济产值7.2亿元。聚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铸造和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抓好上京铸造装备园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夯实铸造和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基础。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突出引领轻纺新型面料企业延伸产业链,激发上下游关联产业发展活力。全力推动新岩水泥技改、英仑卫生陶瓷洁具、仲荣石墨负极材料、岩兴高纯气体分装等项目投产达产。积极支持硅光通讯、华腾光电、瓦能科技等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引导科华石墨、建华纺织、西浦医药等企业创新发展。培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铸造和装备制造、水泥建材、轻纺新型面料、矿产品深加工等主要产业实现总产值450亿元以上;组织实施省、市技改重点项目20项以上,实现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培育发展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以上。致力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桃源里旅游度假区、闽湖旅游综合开发、桃源森林康养基地等项目建设,争创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2个。积极培育发展物流新业态,加快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推进发昌冷链、宸韬物流等项目建设,争创3A级物流企业2家。加快培育发展数字经济,做大做强以网络生态治理为主的数字信息产业,全面推进县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落实落细服务业发展鼓励政策,积极引导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家以上。

二、坚持攻坚克难推动扩大有效投资。围绕“三抓一促”做好项目工作,有效拓展投资空间,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深化“五个一批”项目攻坚,紧盯大项目、好项目的策划储备和组织实施,新增“五个一批”入库项目100个以上,其中:谋划项目30个、签约项目25个、开工项目25个、投产项目20个以上。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做好跟踪督促和协调服务,初步安排县级重点项目139个,年度计划投资114.93亿元。开展大招商招好商。充分发挥项目招商专班队伍的作用,依托“6·18”、“9·8”、“11·6”和进博会等招商平台,以及组织开展区域性专场招商活动,用好产业链招商地图和招商项目库、客商库,聚焦产业链填平补齐和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推进产业建链补链延链成群并向园区集聚发展;积极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和新阳中心片区建设,主动承接闽南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和接受闽东北“都市圈”辐射带动,找好项目、主动出击、精准招商,不断提高项目招商引资实效。全年新签约项目60个以上,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以上。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强化项目用地保障,加快上京铸造装备园、罗丰石墨产业园、均溪陶瓷工业园等园区开发建设,完成园区土地征收500亩,农转用报批775亩,土地平整1050亩。积极引导通过“腾笼换鸟”等方式盘活闲置厂房及土地,在园区或择地规划建设部分通用厂房,以缓解项目落地难问题。探索创新工业用地以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限出让等灵活供地方式,更加有效降低企业用地成本。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积极申报和对接中央及省级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项目,争取获得上级更多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强化产业项目建设全过程服务,健全完善“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扶持措施,落实生产建设要素保障,力促项目尽快建成投产达产,以实际行动彰显和营造更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三、坚持多措并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立足加快产城融合和乡村振兴,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发展。培塑提升城市品质。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做细做实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持续实施城市“南进东拓北扩西延”战略,推进东部、南部、北部新城以及旧城改造“四大板块”建设,重点加快站前路、福兴路、宝田路和凤山东路改造、澹多桥拓宽改造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老旧小区四期改造工程,安排打造部分特色街区,计划改造住户1805户、楼房401幢,涉及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深入开展城管“五难”专项治理,加快数字城管平台建设,巩固扩大市容市貌整治成果。建设完善交通路网。加快推进兴泉铁路、田安高速、国道G534线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继续做好争取昌厦高铁、福龙高铁过境设站相关工作,努力构建闽中快捷交通干线网络。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15.5公里以上,开展示范乡(镇)创建试点,探索创新符合当地发展特点的农村公路管养模式,推动“建管护运”工作迈上新台阶。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组织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升、乡村人才培育、文明乡风塑造、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六大行动”,重点抓好10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和3个实绩突出村建设,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特色亮点。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重点加快乡村道路、饮水安全、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农村(集镇)生活污水管网10公里、供水管网340公里以上,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逐步实现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目标。

四、坚持蹄疾步稳推动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激发加快发展活力和动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开展“六最”对标活动,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重点深化“放管服”改革,力促审批时限压缩达92%以上,实现“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清单占总事项的98.5%以上。巩固提升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成果,持续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6%。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防融合机制,加大特色专科建设,构建乡村卫生健康医疗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林票”市场化交易、国有林场改革等新模式,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通道。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确保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突出抓好植树造林和森林抚育,完成植树造林2.61万亩,森林抚育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以上。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拓展提升河湖长制、生态综合执法、矿山水土流失开发式治理等创新做法,持续开展城区空气质量提升、垃圾及污水治理、饮用水源环境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等专项行动,城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9%以上,均溪河、文江河各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城区及乡镇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万亩以上。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开展区域交流合作,以推动上京铸造装备园、广平工业园山海协作共建和融入新阳中心片区建设为努力方向,积极承接沿海地区装备制造、新材料新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商贸物流等产业转移与协作,争创闽西南协同发展示范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培育和挖掘本地出口及国内贸易新增长点,引导铸造和装备制造、矿产品深加工、轻纺新型面料等重点行业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展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着力打响“大田制造”品牌。

五、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民生事业进步。加快补齐民生事业发展短板,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继续做好常态化核酸检测,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及时排查疫情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持续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尽快全面建立人群免疫屏障。着力加强防护救治物资储备,结合实际制订和实施物资采购计划,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加大民生事业投入。重点着力补齐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民生事业发展短板,加快推进毓秀中学、传染病防治综合楼、老年人护理院等项目建设,新增学位4830个、养老床位350张以上。重视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提升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会馆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积极承办各类大型文化体育赛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做好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新增城镇就业1000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人、转移劳动力2000人以上;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强化社会兜底保障。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深化更高水平“平安大田”建设,探索建设政法系统跨部门智慧执法办案平台,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居安工程”“综治视联网”“网格化平台”等项目,组织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持续实施破民生小案、追逃、打拐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电信诈骗和涉枪爆、黄赌毒及涉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社会治安稳定和公平正义。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和安全生产监管,完善应急物资采购、储备和调拨机制,增加物资储备品种及数量,提升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救助能力。继续做好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双拥工作、地方志、档案、审计、统计、精神文明、军人事务、物资储备、市场监管、老区苏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老体协、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等工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会治理新格局。

 

附件: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和2022年预期目标安排表


附件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和2022年预期目标安排表

 

   

单位

2021年完成情况

2022年预期目标(%)

总量

增长(%

增长(%

一、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49.38

6.6

7.5

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亿元

78.25

6.3

4.6

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

3.7

6.5

四、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

17.7

12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60.67

11.2

12

六、出口总值

亿元

-

-

3

七、实际利用外资

万元

1349

-

5

八、地方公共财政收入

亿元

7.81

3.2

3

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2645

8.4

7

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874

11.1

8.5

十一、城镇登记失业率

%

2.07

5以内

十二、能源消耗总量、强度“双控”目标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十三、主要污染物减排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注:①2021年完成情况部分指标数据因市里未反馈无法体现;②2022年预期目标为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目标;③主要污染物排放包括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等的排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