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教育局2024年度教育工作情况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平安校园建设,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力以赴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主要工作成效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人民至上,办好民生实事,全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教育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抓住关键、精准发力,强力推进“优质学位供给、师资力量补充和教学质量提升”三项攻坚行动,全力以赴打好教育高质量发展“突围战”。一是扩充优质资源,保障学位供给。围绕城镇化进程和百姓需求,县委县政府、各乡镇各部门、全县学校合力共为,推进教育项目建设,补齐学位短板。2024年,稳妥有序开展城区初中秋季招生工作,共招生4344人,比上年增加596人,增幅15.9%。其中:大田一中初中部新增20个班,大田七中新增24个班(含湖美、吴山2所小规模初中委托生228人);积极应对高中生源高峰,在一中、五中及鸿图中学3个高中部每校相应扩容3至5个班,全县高中共招生2833人,比上年增加473人,增幅20.04%;在大田职专设立首批综合高中班、招生3个班150人,进一步完善普职合作育人新机制,拓宽学生多元成长新路径。二是强化师资补充,夯实立教之本。2024年,共招聘高中紧缺学科教师23人、委培公费师范生47人、编外聘用制教师24人;从小学选拔持有初中或高中教师资格证的67名教师到中学转岗任教,近五年累计选拔208名;继续实施“城乡委托办学”改革,盘活湖美、吴山2所乡镇小规模初中富余教师13人,调整至城区紧缺学科任教,近四年累计盘活81人;调配46名乡镇超编中小学教师择优进城、交流支教,近三年累计调配350余名;继续实施“银龄讲学”计划,共返聘退休教师3人。通过“一招聘二选拔三盘活四分流五返聘”方式,多渠道补充教师,优化师资配置,缺编学校、偏远学校紧缺学科教师不足和城区初高中教师不足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三是加强三方发力,提升教学质量。坚持“教育主管局、教师进修学校、全县一线学校”三方发力,扎实开展“教学常规管理提质年”活动,抓严抓实抓细中小学教学常规,推进分层走班教学改革、政史地生学科课堂结构改革,加大课堂教学质量监测力度,促进“常规提质,课堂增效”,稳步推进“小学强基”“初中壮腰”“高中筑梦”“职教精品”四大质量提升工程。2024年,全县高考“双一流”学校(含985、211)、本一院校(含艺体)录取人数在全市排名中均比去年提高2个位次,本科院校(含艺体)录取率位居全市第三;中考进入全市前10名3 人、前100名19 人;中职学考本科上线56人,上线率5.19%,蝉联全市第一;小学六年级质检总平均分位居全市第四,继续保持全市前列。
(二)坚持五育并举,强化铸魂育人,全力培育全面发展时代新人。深化“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构筑“五育并举三全育人体系”,拓展育人空间,增强育人效果,彰显办学特色。一是加强“一体化”德智提升。开展赏识教育,实行爱的教育,激励学生成人成才,大田五中“三特教育”、城二小“传承嘉庚精神,培育诚毅少年”特色项目列入省德育工作典型案例,城三小“多彩育人”特色项目列入省家庭教育典型案例,近三年共33名学子获评市 、县“新时代好少年”,3名学子获颁省“红领巾奖章”,2个集体获评“全国红领巾中队”。二是开展“多样化”体艺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体育、美育育人功能。大田职专等20所学校获评“全国足球特色校园”,大田一中获全国啦啦操联赛“花球校园啦啦操示范套路项目”冠军。县教育局荣获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第2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福建省启动仪式在大田县实验小学成功举行,29所学校被评为市“新时代特色学校”“书香墨香校园”。三是推行“生活化”劳动教育。在武陵乡大石村建设20亩县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聘请3名农业专家兼任劳动教育指导教师,提升校外劳动教育水平;与4家超市结对共建校外劳动教育体验基地,为学生提供“超市员工”角色体验;建立3个省级、5个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研学实践活动45期、2万多人次参与。城二小“诚毅农场”、城南小学缝纫社、大田实小“五环五育”生态劳动、县特殊教育学校“小当家•微梦想”作坊被列入省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四是擦亮“书墨香校园”品牌。充分发挥阅读的育人功能,全面推进书香校园、墨香校园建设,着力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促进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截至目前,共创建市级书法教育等各类新时代特色学校20所、“书香校园”“墨香校园”31所。五是推进语文大阅读活动。以大田实小作为龙头校,组建课题实验区、研究共同体,带动全县14所中小学探索“五四多元”生态课堂主题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展示能力、质疑能力、实践能力”五项能力,为每个学生打造最适合的教育。
(三)坚持改革创新,开创教育新局,全力加快高质量体系建设步伐。结合实际,创新思路,探索教育发展新途径,突破教育发展瓶颈。一是推进城乡委托办学改革。2024年秋季,在2021年5所九年一贯制初中成功委托办学的经验基础上,对湖美、吴山2所乡镇小规模初中进行优化整合、统一并入大田七中集中办学,进一步提高现有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两批委托办学累计盘活富余师资81人。二是推进“总校制”办学改革。建立实幼总园、实小总校和六中总校等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个总校(总园),全县共45所学校参与总校制办学改革、占比75%,推动优质资源有力下沉,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三是推进教师梯级成长。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深化“新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五级梯次成长机制,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2024年,全县新增2名正高级教师,21名教师获评市级学科带头人,78名教师在市级作业设计评选活动中获奖,34名教师在全市第六届教师教学大赛中获奖,获奖人数居全市前列。目前,全县共拥有特级教师5人,正高级教师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市县名师名校长435人,县级名师工作室37个。
(四)坚持和谐稳定,优化育人环境,全力保障教育事业行稳致远。做好教育教学“加减法”,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推进“双减”政策走深走实。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广泛开展社团活动,实现“2+N”课后服务全覆盖,学生参与率93.4%,教师参与率89.03%,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县教育局、市场监管局等11个部门联合开展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问题,持续推进“百日会战”专项行动,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为零,积极营造校外培训清朗环境,有效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二是推进校园安全精细化管理。校园周边安全整治方面。坚持校内校外同向发力,推行落实“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过程管理”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全面推进校园安全精细化管理。教育部门配合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全县重点行业场所和校园周边地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改善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坚决防范师生安全事故和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今年来,联合县市管局、文旅局等相关部门开展20余次专项行动,有效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同时,联合道安办、公安、交通等到学校周边交通进行调研、会商,确定提升完善12所中小学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完成减速带100余米、爆闪灯20多个,施划震荡线、斑马线等30余组。校园食品安全点题整治方面。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纪委监委关于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部署要求,全力推进校园食品安全“点题整治”工作。2024年,将38家中小学食堂及1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列入“点题整治”工作范畴,实行“台账式”跟踪管理,落实整治工作见人见事见成效。解决急难问题55个,移交6条问题线索给纪检监察机关,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纪委监委人员、学生家长等297人次,全覆盖完成38家点题校食堂食品安全“沉浸式”体验活动,收集意见建议8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