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教育局2025年度教育工作情况

日期:2025-10-20 10:51 来源:大田县教育局
| | | |

  202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周祖翼书记来明调研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核心目标,落实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与平安校园建设,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进

  (一)聚焦党的全面领导,夯实教育发展奠基石”

  一是推进“党建工作+教育教学”双融合。全县教育系统100%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将高质量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做到既分工明确又合力共为,将党建和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和实效,不断提升学校全方位育人能力。

  二是落实教育资金+学位供给”双保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支出年均增长3.8%,持续保持县财政第一大支出地位。2024年,全县教育支出达9.8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7.7%。同时,积极争取外部支持以省教育厅挂钩帮扶为重要契机,主动对接优质资源争取教育项目资金5348.45万元。今年秋季,启用一中东部校区,设立六中玉山校区,改建城南小学为五中城南校区,新增初高中学位5380,进一步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三是筑牢“廉洁风险+校园安全”双防线紧盯校园餐、教辅征订、校服采购、教育收费等重点领域,持续巩固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其中:“校园餐”专项整治项目成效突出,被省纪委集中整治办确定为2025年第一轮“特长生”项目。深入开展“护校安园”集中整治行动,着力抓好校园周边“交通护学岗”工作扎实推进重点行业场所及校园周边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二)聚焦立德树人,构建全面育人格局

  一是完善“大思政”教育体系创新打造 “第二集美学村”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点,培育“嘉庚精神伴我成长”等特色思政课品牌;成功举办2025年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活动,并加入厦门大学牵头的“行见八闽”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圈试点建设(南部片区)协同中心,推动思政教育走深走实。

  二是拓展“五育并举”实践平台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多元实践平台,体育、美育、国防教育等领域成果丰硕全县共创建全国足球特色校23所,数量位居全市首位;大田实小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上京中学获评国家级“武术进校园”示范校;大田五中女子无线电测向队获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团体第六名,刷新该项目全省获奖纪录;多名师生在各级各类书法、美术、音乐赛事中获奖,县教育局获全国第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

  三是织密“家校协同”育人网络。以“三全育人”为目标,整合多方资源搭建协同育人平台,育人力量从校延伸至校外各学校常态化开展“家长开放日”等活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建立“一人一档”,配备专属帮扶教师,提供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关怀等全方位支持。县家庭教育讲师团“112+N”工作模式,实施“清单式”家庭教育,全年组织线上线下家庭教育讲座76场、受益家长2.7万人次,有效提升家长和社会满意度。

  (三)聚焦优质均衡,推进教育改革“提质效”

  一是开展跨区域协作拓展沪明对口合作、泉明山海协作,充分借助上海、厦门、泉州等先进地区名校资源,通过“问诊课堂”“联合教研”等方式提升办学水平。全县15所学校与上海、厦门、泉州等地16所优质学校签订“一对一”帮扶协议开展跨区域交流与培训116次,覆盖教师2.15万人次

  二是创新教育改革路径以列入全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为契机,巩固拓展“总校制”办学“五项能力”生态课堂教学改革,实施“345”工程(重点打造“3个课堂”、建设“4个校园”、筑牢“5个平台”),不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积极对接省教育厅,拓展大田职专办学资质,新增“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中医康复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3个贴合区域产业需求的专业,今年秋季首批招生120人,为我县低空经济、健康养老等产业发展储备专业人才。

  (四)聚焦队伍建设,强化教育人才“支撑力”

  一是严抓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明确师德行为底线打造“第二集美学村”师德教育馆,常态化开展师德教育及暑期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媒体宣传,讲好大田教育故事,弘扬尊师重教之风,引导全社会进一步理解教育工作、支持教育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二是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全县新招聘编内教师74人、编外教师49人;破学段壁垒,遴选120名具备初高中教师资格的小学教师转岗至中学;将梅山镇、武陵乡2个乡镇小规模初中撤并至大田七中统一办学截至目前全县9所农村初中实施委托办学管理,累计盘活富余师资近百人;返聘退休教师6人回归教学一线发挥余热,缓解师资紧张问题。

  三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依托省教育厅 “下沉式” 培训、福建师大基础教育合作平台,开展培训活动12场、培养教师750人、辐射带动教师2300余人,让乡村教师在家门口享受高水平培训服务。实施“名师回岩”工程,组织田籍名师定期回田开展教研活动,帮助大田培养一批教学能手、提升一批重点学科成功培育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106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