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一品牌: 以法为灯引方向,照亮青春成长路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法治教育,是他们成长路上至关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大田县突破传统法治教育单向灌输、形式单一模式,创新打造“护青园”法治夏令营、学生“带法回家”“小朱阿姨说点法”等一系列青少年普法品牌。这些举措打破课堂的边界,让法治教育“活”起来、“走”出去,融入青少年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在潜移默化中筑牢法治根基。
以“法治夏令营”为平台,沉浸式体验法治力量
“我方认为未成年人犯罪应该以教育为主,惩戒为辅,因为……”在2025年“护青园”法治夏令营法律辩论赛现场,两支中学生辩论队正对“未成年人犯罪应该以教育为主还是以惩戒为主”论题展开激烈的辩论。法律论辩赛是每年“护青园”法治夏令营的传统项目,深受参赛学生的喜爱。
每年七月中旬,为期三天的“护青园”法治夏令营如期而至。来自城区七所中学的一百余名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了从“学法知法”到“守法用法”的成长蜕变。在承办校开展法治讲座,公安民警们以“案例+演示”的方式,传授网络安全、反诈防骗、交通安全等法律知识和防范技巧,将“自我保护”的种子悄然播撒在未成年人心中;在法院模拟庭审,学生们化身“法官”“公诉人”“法警”“被告人”等角色,围绕“未成年人故意伤害罪”案件展开庭审,这场“沉浸式”法庭体验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司法的威严;在检察院开展辩论,围绕“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否应当降低”等论题,学生们引经据典,展开激烈辩论,不仅锻炼了逻辑思维,更深化了对“法理与情理”“惩罚与教育”的辩证认知。
此外,在公安局体验办案智能化、在禁毒基地学禁毒知识、在“第二集美学村”听先烈抗战故事、讲身边法治故事……丰富的内容、有趣的形式,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延伸至课外,法治精神悄然融入青春血脉,为他们的人生道路筑牢坚实的法治基石。
以“带法回家”为桥梁,多维度普及法律知识
“以前觉得反诈防骗、注意交通安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来提醒孩子注意,现在孩子回来经常给我们普法,连网购时遇到的维权问题都能说上几句法律建议!”一位家长的感慨,道出了学生“带法回家”活动的实效。
学生“带法回家”社会实践活动是大田县法治宣传特色品牌,自2001年首次开展以来,每年寒暑两期的学生“带法回家”社会实践活动已连续开展了25年,主题涵盖了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反诈禁毒、森林防火、环境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家庭教育、红色法治文化、反有组织犯罪、移风易俗等内容,通过实体案例展览、黑板报、现场讲解、设置摊位、发放法治宣传材料等方式,组织学生将学到的法律知识从学校“带回家”,带到广大群众身边。
在宣传形式方面,除了传统的“面对面”宣传,学生们又将短视频、新媒体等形式融入“带法回家”活动。大田一中学生自制系列短视频《带法回家之诈骗篇》,将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网购诈骗、追星诈骗、高考志愿诈骗等问题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提醒家长和同学们注意反诈防骗。面对校园欺凌这一主题,学生自导自演自拍,以微电影的形式推出了《带法回家之守正青春——霸凌篇》,将校园欺凌的危害直观地展现出来,警醒同学们不要成为校园欺凌的旁观者和实施者。
以“法治进校园”为阵地,常态化筑牢法治根基
“你们知道每年的12月4日是什么日子吗?”在宪法宣传周的“宪法小课堂”知识问答竞赛中,“蒲公英”普法志愿者为大田县赤岩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启一场意义深远的宪法启蒙之旅。
整合全县优质法律资源,以政法干警和律师为骨干,组建青少年“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团队,开展“送法进校园 法治护成长”“开学法治第一课”“小朱阿姨说点法”和“法润童心”等活动。同时,创新普法形式,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故事会、法治黑板报、法治书画展等形式,推动法治教育全方位融入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中。
选聘49名优秀法官、检察官在全县44所中小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制定《大田县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规范法治副校长开展学校法治教育、学生保护、预防犯罪等工作。同时,为全县44所中小学配备律师法治辅导员,将“12348”法律服务热线电话以及本校的律师辅导员联系方式公示在学校的公示栏,让学生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随时获得专业律师的帮助。
2021年以来,大田县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397场次,其中“法润童心”活动164场次,举办学生“带法回家”活动10期,“护青园”法治夏令营5期,累计发放宣传材料20余万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