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9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日期:2024-06-20 11:35 来源:大田县公安局
| | | |
 林广文等代表:

《关于加强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管理的建议》(第9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实施主动警务、精准警务和预防警务,运用联动联勤,积极推动县平安办牵头,在全县重点行业场所和校园及周边地区开展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力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多发态势。

一、聚集“三点”精准部署专项整治。一是找准群众“关注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高发多发已成为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及社会治理的难点问题,我局积极推动县平安办牵头,协调各职能部门在全县重点行业场所和校园及周边地区开展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二是把准问题“关键点”。6个重点行业场所、12所校园列入首批整治单位,重点整治学校安防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周边商铺向学生出租出售手机香烟、行业场所违规接待招用未成年人等问题,实行动态管理、清单销号。三是抓准合力“关节点”。成立“一组一办五专班”,即成立专项整治工作组,由县委政法委、教育、公安等九个部门组成,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实施;成立专项整治办,由县委政法委负责协调调度,每周牵头开展一次督导检查;成立五个工作专班,由公安、教育、文旅、市管、交警大队分管领导分别担任专班负责人,每个专班每周组织开展一次统一突击大检查、大整治行动。扭转原来公安一家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

二、围绕“三题”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是统一命题。结合大田实际,统一精选防范校园欺凌、性侵害、毒品、电信诈骗、心理健康、网络沉迷、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社会治安防范、预防违法犯罪等46个课题,供宣讲团成员选题备课。二是学校选题。成立“大田县青少年法治宣讲团”,以政法干警和广大律师为骨干,聘任宣讲团讲师38名。采取宣讲团提供“法治课题”、学校“点餐式”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教育。三是宣讲解题。根据学校“点餐”选取的课题,组织宣讲团成员深入各学校开展法治宣讲活动,每学期每校至少举办二场,每场不少于1.5小时,拉网式开展宣讲活动。

三、突出“三强”落实整治管控措施。一是强化分色管理。根据治安特点,将城区31家旅馆业分为红(发生过案件的旅馆)、橙(综合体旅馆:具有餐饮、住宿、KTV、足浴等经营形式一体旅馆)、黄(餐饮住宿一体旅馆)、绿(普通的旅馆)四色,按照红色每7天一次、橙色每10天一次、黄色每15天一次、绿色每30天频次进行从严从细管理,全覆盖开展细致检查,杜绝接待未成年人违法行为的发生。二是强化突击检查。各整治专班每周开展一次统一突击大检查行动,对突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专班负责人具体负责,专项整治办督办”的运行机制,严厉整改和查处。三是强化科技赋能。探索建设未成年人出入行业场所预警平台,前端在重点行业场所出入口处安装具有人脸比对功能的监控探头,后端通过建模将重点管控的“问题未成年人”纳入特殊管控范围,实现对“问题未成年人”出入行业场所的精准筛选和预警。该系统目前正在测试,达到预期效果后,将在城区行业场所推广运用。

四、紧扣“三式”护学安园温馨帮教。一是“驻点式”护学。进一步规范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护学岗”设置,健全完善公安机关护学高峰勤务机制,进一步提升学校安全防范能力,有效预防暴恐、个人极端和各类涉校案事件;严格执行机关警力下沉支援开展街面巡逻和护校安园机制,常态化落实夜间“高峰勤务”,每晚抽调14名机关民警、警务辅助人员,协同学校保卫人员、教职员工和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城区七所中学“护学岗”。二是“一站式”救助。加强警校共建,在大田五中等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工作室、劳动教育工作室,开展“心手相牵”活动,正面引导特殊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矛盾。充分发挥县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取证救助中心的作用,联合司法、妇联、关工委等力量,为未成年人提供“全天候全方位”救助保护。三是“结对式”帮教。在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一名民警结对帮扶一名问题学生”的“1+1”帮教机制,有针对性开展帮教工作。

 

领导署名:林起阳

人:苏荣地

联系电话:13559090866

 

                                  大田县公安局

                                 2024年6月20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