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号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日期:2024-07-19 17:27 来源:大田县农业农村局
| | | |

  答复类别:A类

  

廖舒静、温秀梅委员:

  《关于提升茶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县文旅局、商务局对您的提案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坚持“三茶”统筹,举全县之力打响“大田美人茶”品牌,荣获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茶叶优势百强县、全国绿色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等荣誉,“大田高山茶”被授予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我县是国内面积最大的美人茶生产基地,被评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美人茶之乡”,被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为重点打造的区域公用品牌,相继被列入“福农优品”“绿都名品”“百县百品”,“大田美人茶开茶节”被纳入闽茶文化品牌。主要做法:

  1.坚持党政高位推动。设立县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大田县茶业发展促进中心,承担茶产业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技术推广、指导服务等工作;成立大田县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牵头制定《美人茶》《大田美人茶》团体标准,组织茶农开展技能培训,推动两岸茶文化交流;制定出台《大田县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高质量发展三年(2023-2025)行动方案》和《大田美人茶进军上海市场三年(2023-2025)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推动大田美人茶高质量发展。

  2.注重产业提质增效。加强资金投入,县财政设立茶业专项资金,同时整合农业、林业、水利、商务、亚行贷款等资金,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每年新植、改造适制美人茶的茶树品种5000亩以上。建设大田美人茶文化创意园,入驻茶企56家,推进“线上”“线下”齐发力,促进茶业要素聚集。

  3.持续打响公共品牌。连续举办五届国际茶日•大田美人茶开茶节、四届全县性美人茶大赛等大型赛事,组织参加专业展会及专场推介会。同时,在大田美人茶公众号、大田融媒体公众号开设大田美人茶“云仓”。陈宗懋院士为我县题词“中国•大田美人茶核心产区”;刘仲华院士为“大田美人茶”题词。

  4.全力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探索大田美人茶加工工艺,形成了一贵“出身”,阳坡净地,蝉茶一味天成;二贵“姿色”,五颜六香,神似仙女飞天;三贵“品位”,情窦初开,甘柔醇绵如蜜的大田美人茶特质。推动茶旅融合,开发茶园体验游、茶园养生游、茶区自驾游,创建了大仙峰•茶美人4A景区和五龙山生态茶园、灵动济阳2个3A涉茶景区,“大田美人茶红色之旅”获评全国建党百年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

  5.着力推动两岸交流。借力两岸美人茶同根同源,积极探索以美人茶为载体的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举办了四届全国美人茶大赛和2023年海峡两岸美人茶大会、2024年第十六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美人茶文化交流活动,同时举办“品民俗韵•鉴美人茶”闽台茶文化交流、明台职工美人茶制茶技能竞赛等系列活动,推动两岸茶文化合作交流,提升大田美人茶品牌效应。

  我县美人茶产业已进入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对照全产业链各环节,目前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如茶园总面积萎缩、高端美人茶产品占比较低、多数茶企弱小带动能力不强、茶产品单一、全面掌握美人茶生产加工技术的人员少、美人茶文化内涵不丰富、营销渠道不宽、认知率不高、美两岸融合发展路径不宽、关联产业结合不紧密、培训面不宽、产业科研水平较弱等问题,结合您及广大茶农的意见和建议,今年来我局牵头对茶产业政策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制定出台了《推进大田美人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工作方案(2024-2026年)》(田委办〔2024〕27号),加快补齐全产业链各环节短板弱项,推动大田美人茶产业不断做大做强,进一步打响“中国美人茶之乡”品牌。在具体工作中,下阶段将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扩大美人茶文化影响力。以“美人茶”为媒,建设海峡两岸美人茶交流平台,编创一批反映两岸美人茶文化的歌曲、舞蹈和情景剧广为传播;注重结合各类重大活动演示美人茶茶艺茶道,开展美人茶品鉴交流,培养一批会说茶的宣传队,讲好“一盏美人茶,缘结两岸情”故事。深度挖掘大田产茶史、民间传说、茶马古道、孝道敬茶等茶文化资源,突出美人茶需经小绿叶蝉刺吸特点,讲好大田美人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及时组织申报“大田美人茶制作技艺”为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提高美人茶品牌带动力。提升高端美人茶占比,引导鼓励改种金萱、青心大冇、金观音、金牡丹等适制美人茶的优良品种,与涉茶科研机构合作研发适制大田美人茶的茶树新品种,不断优化茶树品种结构;鼓励、支持茶叶“三品一标”认证、续证;持续推进“化学农药、肥料减量化和禁用除草剂”行动,强化茶园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源头赋码,一品一码”的可追溯绿色生产质量管控体系,推进茶园绿色防控全覆盖。举办系列茶事活动,每年举办全县性美人茶斗茶赛、全国性美人茶大赛和海峡两岸美人茶交流活动,组织参加海峡两岸茶王赛等斗茶活动等斗茶赛事,支持县海茶会组织开展红茶、铁观音斗茶赛。加大“大田美人茶”公用品牌宣传推介,持续在主流媒体、网络平台保持对大田美人茶品牌的宣传热度;培育直播人才,支持创办茶叶网店开展电商销售,鼓励茶企入驻大田美人茶“云仓”、与京东、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加强产销衔接,拓展线上市场,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3.增强美人茶产业竞争力。加强低产茶园改造,鼓励业主复壮、改良和复管茶园,或流转给茶叶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经营管理,每年新增(含复管)茶园面积0.5万亩以上,并按高、中、低端分类管理。鼓励本地加工型茶企优先收购本县茶青集中加工;支持茶企到县外租赁茶园或收购茶青制作美人茶,不断向外拓展美人茶发展地域空间。研发符合女性和年轻人消费群体习惯的美人茶饮品,建设“茶客空间”。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发挥好“链主”作用;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鼓励经营主体抱团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力山海协作、沪明合作,引办一批以茶为原料的茶饮料、茶食品、茶护肤品、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项目,以及茶包装、茶具、茶机械等上下游项目,丰富涉茶产品供给。推动茶产业融合发展,将屏山乡、吴山镇、济阳乡既有的茶天下景区、樱花园、传统古村落等资源有机融合,串点成线,一体运作,打造农文旅精品线路,用更多沉浸式体验项目留住游客;借助“灵动济阳”“仙峰古堡•茶美大田”等品牌效应,开发茶旅“+民宿”“+研学”“+康养”“+体育”等新业态,举办高山茶海跑、山地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打造一批“茶旅小镇”“茶香小院”“茶庄园”。

  4.提升美人茶科技支撑力。加强“茶秀才”“茶工匠”培养,依托大田美人茶文创园、大仙峰•茶美人景区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推动省、市在大田县设立美人茶培训基地,实施大田美人茶“万人培训工程”,鼓励本县茶农培养“茶二代”,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培育一批茶叶农创客和农村职业经理人。壮大大田美人茶制作队伍。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试验一批品质优良、适制性强、适合机采的新品种,研究良种配套栽培管理技术;推动开展美人茶小绿叶蝉刺吸相关成分变化和美人茶主要品种茶叶品质相关成分测定、定量分析及关联研究,为科学评价美人茶提供数据支撑;加强与省农业农村厅等专家团队对接,利用现有铁观音等品种资源,探索、改进美人茶加工制作技术。加强美人茶标准宣贯,推动制订《海峡两岸共通 美人茶加工技术规程》福建省地方标准。

  感谢您对大田美人茶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涂东明

  联 系 人:林芳柯

  联系电话:0598-7223235

  

 

大田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