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的解读
为落实《大田县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本县入河排污口(以下简称“排污口”)监督管理,推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发展,大田生态环境局环境管理股相关同志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一、什么是入河排污口?
入河排污口是指直接或通过管道、沟、渠等排污通道向环境水体排放污水的口门,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节点。
二、《大田县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的主要工作目标是什么?
它的主要工作目标是:2023底前,全面开展辖区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动态更新入河排污口名录。2024年底前,完成辖区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目标任务。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辖区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建立县级入河排污口名录,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三、《大田县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1、开展排查溯源。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要求,摸清排污口底数。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和政府兜底的原则,逐一明确排污口责任主体,建立责任主体清单。
2、实施分类整治。按照“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的要求,各乡(镇)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整治方案,以截污治污为重点,稳妥有序推进整治工作,建立排污口整治销号制度,通过对排污口进行取缔、合并、规范,形成需要保留的排污口清单。
3、开展“回头看”行动。对所有排污口的基础信息逐一核实确认,督促所有存在排水的排污口污水采样监测,实施动态管理。对未整治到位、整治后出现反弹的,要建立排污口“回头看”整治清单,通过对排污口进行取缔、合并、整治,限期整改;对新排查出的排污口,要明确责任主体,实施分类整治,并动态更新排污口名录。
4、严格入河排污口的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的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机制。
四、那么如何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
从以下五方面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
1、加强规划引领。在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养殖水域滩涂规划、防洪规划等规划区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排污口布局和管控要求,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关于排污口设置的规定、空间管控要求。
2、严格规范审批。对排污口审批实行分类管理,工矿企业、工业及其他各类园区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的设置依法依规实行审核制。
3、严格环境执法。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根据排污口类型、责任主体及部门职责等,落实排污口监督管理责任。
4、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县生态环境局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排污口常态长效监管机制,各乡(镇)政府、相关部门落实排污口监督管理责任。
5、开展试点示范。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京口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五、实施《大田县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有什么保障措施?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确保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推进落实:
1、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2、职责分工。各有关单位要依据单位职责和相关法律法规,开展辖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3、科技支撑。科学运用无人机、管道机器人等实用技术装备,开展排污口排查溯源。
4、调度考核。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河湖长制以及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等相关工作考核。
5、公众监督。充分发挥政府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作用,鼓励公众举报身边的违法排污行为。排污口责任主体通过标识牌等渠道公开排污口相关信息。
- 图片解读
- 文字解读
为落实《大田县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本县入河排污口(以下简称“排污口”)监督管理,推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发展,大田生态环境局环境管理股相关同志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一、什么是入河排污口?
入河排污口是指直接或通过管道、沟、渠等排污通道向环境水体排放污水的口门,是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节点。
二、《大田县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的主要工作目标是什么?
它的主要工作目标是:2023底前,全面开展辖区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动态更新入河排污口名录。2024年底前,完成辖区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目标任务。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辖区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建立县级入河排污口名录,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三、《大田县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1、开展排查溯源。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要求,摸清排污口底数。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和政府兜底的原则,逐一明确排污口责任主体,建立责任主体清单。
2、实施分类整治。按照“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的要求,各乡(镇)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整治方案,以截污治污为重点,稳妥有序推进整治工作,建立排污口整治销号制度,通过对排污口进行取缔、合并、规范,形成需要保留的排污口清单。
3、开展“回头看”行动。对所有排污口的基础信息逐一核实确认,督促所有存在排水的排污口污水采样监测,实施动态管理。对未整治到位、整治后出现反弹的,要建立排污口“回头看”整治清单,通过对排污口进行取缔、合并、整治,限期整改;对新排查出的排污口,要明确责任主体,实施分类整治,并动态更新排污口名录。
4、严格入河排污口的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的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机制。
四、那么如何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
从以下五方面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
1、加强规划引领。在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养殖水域滩涂规划、防洪规划等规划区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排污口布局和管控要求,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关于排污口设置的规定、空间管控要求。
2、严格规范审批。对排污口审批实行分类管理,工矿企业、工业及其他各类园区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的设置依法依规实行审核制。
3、严格环境执法。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根据排污口类型、责任主体及部门职责等,落实排污口监督管理责任。
4、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县生态环境局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排污口常态长效监管机制,各乡(镇)政府、相关部门落实排污口监督管理责任。
5、开展试点示范。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京口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五、实施《大田县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有什么保障措施?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确保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推进落实:
1、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2、职责分工。各有关单位要依据单位职责和相关法律法规,开展辖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3、科技支撑。科学运用无人机、管道机器人等实用技术装备,开展排污口排查溯源。
4、调度考核。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河湖长制以及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等相关工作考核。
5、公众监督。充分发挥政府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作用,鼓励公众举报身边的违法排污行为。排污口责任主体通过标识牌等渠道公开排污口相关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