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SM12116-0300-2023-00014
- 备注/文号: 田农〔2023〕31号
- 发布机构: 大田县农业农村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3-03-30
各乡(镇)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东风农场:
根据《三明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三明市“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的通知》(明农办〔2023〕13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制定了《2023年大田县“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实施方案》,现予印发。请各乡(镇)、东风农场落实属地责任,明确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推进措施落地,确保粮食稳产增收。
大田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3月30日
2023年大田县“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实施方案
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是农业稳单产、保丰收的关键措施,为实现我县“虫口夺粮”保丰收,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生形势研判
根据我县作物品种分布、栽培条件、气候因素及近几年来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特点综合分析,预计2023年我县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大豆等主要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24.8万亩次。
(一)水稻重大病虫害。预计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20.0万亩次。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二化螟、稻纹枯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稻瘟病总体中等发生,在山区、半山区、老病区等局部稻区偏重发生;稻曲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有潜在偏重流行的风险。
(二)玉米重大病虫害。预计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2.6万亩次。草地贪夜蛾、黏虫、玉米螟、大小斑病、锈病等中等局部偏重发生。
(三)薯类重大病虫害。马铃薯晚疫病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甘薯小象甲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甘薯瘟等病害预计中等发生。
二、思路目标
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重要时期,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分策、联防联控,加密监测预警、发展绿色防控、提升统防统治、组织应急防治,严防迁飞性、流行性、间歇暴发性等重大病虫害暴发危害,实现粮食减损丰收、农药减量控害。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到44.6%,绿色防控覆盖率提高到54%,全市农药使用量比上年减少2%。
三、技术路线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实行“一虫一策、一病一方”,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综合防治、联防联控,治早治小、压前控后。
(一)水稻“三虫四病”防控。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要密切监测迁入虫源,在推广生态控制、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基础上,早稻防治指标从严,压低虫口基数,减少防控压力和北迁虫源。稻螟虫推行绿色防控和适时用药,大力推广栽培避螟、灌水灭蛹、诱杀成虫降低越冬虫源基数,抓住卵孵盛期和低龄幼虫期选用高效低风险农药防治,事半功倍,高度重视一代蚁螟盛发期防控,压前控后。稻瘟病狠抓叶瘟初发阶段和破口抽穗期预防,严防大面积流行。稻纹枯病突出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防控,遏制扩展危害。稻曲病重在预防,主抓中稻和双季晚稻孕穗后期(破口前7天左右)进行施药预防,加强破口期、齐穗期补防,谨防流行为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要抓好水稻秧苗期的带毒介体白背飞虱的避虫防虫,切断病毒传染。
(二)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草地贪夜蛾按照全国“三区四带”布防要求,我市位于西南华南监测防控带与长江流域监测防控带之间,属于江南江淮迁飞过渡区,强化灯诱性诱诱杀成虫、生物防治控制卵和低龄幼虫、科学用药控危害措施,扑杀迁入虫源、压低本地虫源、减少迁出虫源,服务于全国防控一盘棋,治早、治小,减轻北方玉米种植区防控压力。粘虫要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对高密度点片实施集中统一防治,严防局部暴发成灾。玉米螟实施综合防控,药剂防治关键要抓好大喇叭口期。玉米大小斑病、锈病等病害要加强监测调查,精准施肥和科学用水以提高植株抗性,在大喇叭口期、抽穗期等关键敏感期进行喷药预防与防治。
(三)薯类病虫防控。马铃薯晚疫病要加强田间肥水管理,重点抓预防和发病初期喷药保护,关口前移,避免流行为害。甘薯小象甲要注重田园清洁,可使用性诱剂诱杀成虫等绿色防控措施减少虫源和为害。
(四)油菜、大豆重大病虫防控。油菜菌核病落实开花始盛期药剂预防措施,必要时盛花期再次进行药剂预防。油菜蚜虫在加强苗期和蕾薹期防控、压低发生基数、预防病毒病基础上,角果期对有蚜枝率达到10%以上的田块,及时喷施药剂防治。大豆根腐病突出抓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处理。大豆食心虫通过性诱、食诱、及时喷施对路药剂控制成虫,降低田间幼虫危害程度。大豆蚜虫推进达标防治,在田间卷叶率达5%以上时,及时喷施对路药剂。
(五)经济作物绿色防控。在果菜茶等经济作物优势区,集成并示范推广一批以生态区域为单元、作物生长全程为主线,经济适用、简便有效、农民乐意接受的绿色防控综合技术模式,促进化学农药的“替、精、统、综”,提倡全程绿色防控,大幅提升绿色防控比重。
四、重点任务
(一)强化“一盘棋”监测。按照“一体化监测、一盘棋调度、一张图指挥”要求,贯彻落实《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体系,依托4个村级监测点,加密监测网点,加强自动化、智能化监测设备配置,定点监测与大田普查相结合,准确掌握重大病虫害发生消长动态。按时在“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全国草地贪夜蛾发生防治信息高度平台”、“三明市农业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上进行病虫数据与信息填报,落实重大病虫周报、重大急情即报制度,及时发布病虫预警信息,指导科学防控。同时,加强病虫害抗药性监测治理,推进对症选药、轮换用药、适期适量用药。
(二)积极组织统防统治。利用好农机器补贴和全程社会化服务补助资金,在水稻、茶叶、柑橘3类农作物上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服务面积较大的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推广高效施药器械和农药,积极培育壮大专业化防治队伍,提高突发病虫害应急处置能力。
(三)大力推广绿色防控。重点抓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集成应用、示范推广、宣传培训,加快生态控制、理化诱控、生物防治、高效低风险农药等绿色防控综合技术应用推广,提倡主要农作物全程绿色防控模式。同时加强豇豆、芹菜、韭菜“三棵菜”及重点作物病虫防控减药控残技术攻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责任目标。落实省农业农村厅行动方案,将重大病虫害防控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按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政府主导、属地负责等相关规定,早安排部署,责任落实到位,措施全面细化,督导指导有力,确保目标全面实现。
(二)推进体系建设。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健全基层动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精神,继续按照《农业农村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农人发〔2022〕1号)要求,加强基层植保体系建设,按照“县有机构乡有人”原则,配齐配强专业人员,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行政村配置村级植保员,确保病虫害监测防控责有人负、活有人干、事有人管。
(三)抓好指导服务。及时制定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和指导意见,实施分片包干联系督导和专家巡回指导制度,线上与线下培训相结合,防控关键时期组派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指导种植户开展科学防治,确保防控技术及时落到种植户手里开花结果,严防农药不当使用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四)确保资金支持。在充分发挥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和省级专项资金效率的同时,各乡(镇)、农场要根据重大病虫害发生和防控需要,增加资金投入,确保防控物资储备到位,监测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五)加强宣传引导。加强信息报送,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声音、对下有通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大力宣传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行动安排
(一)方案制定。3月下旬前,制发实施方案,明确我县重大病虫害防控目标任务、技术路线和工作要求。各乡(镇)、农场要结合当地实际,细化制定具体实施措施。
(二)部署动员。3-7月,组织参加全国科学安全用药培训启动会、农田杂草科学防控推进会、秋季粮油作物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分阶段、分作物、分区域动员安排防控工作。
(三)趋势会商。将根据我县农业生产及病虫害发生情况,于5月下旬、8月下旬等关键时间节点,加强病虫害调查,积极参与省、市植保部门召开的早季中后期重大病虫、晚季中后期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加强重大病虫发生形势分析研判,准确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四)信息报送。3-10月对草地贪夜蛾、4-10月对水稻重大病虫信息实行“一周一报”制度,同时执行新发突发重大病虫害当天即报制度,及时掌握发生防治动态。
(五)督促指导。4-10月,采取日常联系指导和关键时期现场指导相结合形式,及时调度粮食重大病虫发生和防控进展,督促并协助各地落实防控措施。适时开展绿色防控和安全用药巡回指导和专项调研,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附件:2023年大田县病虫害统防统治或绿色防控任务表
附件
2023年大田县病虫害统防统治或绿色防控任务表
单位:万亩次
乡(镇)、农场 |
水稻 |
玉米 |
合计 |
均溪镇 |
0.47 |
0.04 |
0.51 |
华兴镇 |
0.19 |
0.03 |
0.22 |
石牌镇 |
0.44 |
0.06 |
0.50 |
屏山乡 |
0.43 |
0.03 |
0.46 |
济阳乡 |
0.29 |
0.01 |
0.30 |
吴山镇 |
0.31 |
0.02 |
0.33 |
谢洋乡 |
0.34 |
0.02 |
0.36 |
武陵乡 |
0.33 |
0.02 |
0.35 |
桃源镇 |
0.73 |
0.22 |
0.95 |
上京镇 |
0.71 |
0.08 |
0.79 |
太华镇 |
1.09 |
0.14 |
1.23 |
建设镇 |
0.51 |
0.01 |
0.52 |
广平镇 |
0.79 |
0.21 |
1.00 |
奇韬镇 |
0.47 |
0.07 |
0.54 |
文江镇 |
0.63 |
0.04 |
0.67 |
梅山镇 |
0.61 |
0.07 |
0.68 |
湖美乡 |
0.20 |
0.02 |
0.22 |
前坪乡 |
0.31 |
0.04 |
0.35 |
东风农场 |
0.15 |
0.07 |
0.22 |
合计 |
9.00 |
1.20 |
10.20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