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12904-0300-2024-00007
  • 备注/文号: 桃委〔2024〕20号
  • 发布机构: 大田县桃源镇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 2024-04-19
中共桃源镇委员会 关于《桃源镇2023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问题清单》整改进度情况的报告
桃委〔2024〕20号
来源:大田县桃源镇 时间:2024-04-19 16:44
县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领导小组:

  2024年1月30日,县政府副县长黄和新就我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对镇班子成员及13个村党支部书记进行集体约谈,层层传导压力,并就县委检查组提交的《桃源镇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问题清单》提出整改要求,涉及桃源镇共4个方面13项内容及1条问责建议,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方面

  (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够深入。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表率作用发挥不够。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开展不够扎实,如,2023年10月18日召开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在半天内安排了11项学习内容,其中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未结合实际提出贯彻意见。二是学习深度广度不够。开展主题教育期间,未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本地区本领域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纳入学习范畴。三是推动学习向基层延伸发力。个别村级党组织在深学细照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还有差距,如,桥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内存放多本全新未拆封《闽山闽水物华新》等学习书籍。

  整改情况:已完成整改。一是紧盯理论学习。进一步强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的引领性,及时召开党委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以及近期的重要讲话精神,各班子成员依据分管领域,定期分享学习心得体会,确保全面从严治党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共计组织中心组专题学习6次、研讨2次。二是深化学习深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于 2024年2月重新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主题相关内容,并结合镇情实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制定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贯彻意见。20243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按照计划开展了专题学习,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明、来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理解,有效提高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强化基层学习。加强对基层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学习作出明确要求。围绕中心工作,创新开展自学、集中学、线上学等学习形式,积极推动学习和业务工作融合互促。

  ()党内政治生活不够规范。组织生活会开展不规范不严肃如,机关党支部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材料中缺少党员相互批评原始记录。又如,桃新村党支部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材料中,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记录不规范,且党员之间的批评意见以工作期望代替,但辣味不足。

  整改情况:已完成整改。一是压实责任链条。将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党建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和全镇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于3月28日召开党建述职评议会,对组织生活会、发展党员、党建规范化建设等党建重点工作内容进行述职评议。二是抓好会后整改。把落实整改作为检验组织生活会成效的标准,2024年调阅支部“三会一课”2次,累计整改问题13个巩固组织生活会评议成果,有效增强组织活力。其中,机关党支部、桃新村党支部2023年组织生活会规范开展,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达到了团结、亮短、求实、奋进的预期效果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不够到位。一是“三重一大”会议记录不规范。如,党委会议缺少签到单,且会议记录过于简洁,未完整、准确、全面记录班子成员的发言表态,反映不出真实的议事决策讨论过程。二是未严格执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度。如,在2023年2月6日、2月22日、6月13日的党委会议中,未严格执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制。

  整改情况:已完成整改。一是组织党政领导班子认真学习“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进一步规范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执行末位表态制度,推动“三重一大”决策事项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二是加强会务人员业务能力,对党政办负责会议记录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2次,进一步规范会议记录要求,原原本本记录会议召开情况,并完善2023年党委会会议签到单,做好会务保障及会议归档留痕。

  (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仍有差距。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够到位。公共领域宣传载体建设与管理不够规范,意识形态宣传阵地建设力度不足。如,辖区内个别地段未及时更新宣传内容,褪色、破损情况较多。又如,西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不够规范,上墙制度不完整,未公开展示志愿活动时间安排表。

  整改情况:已完成整改。一是在学习中提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不断提高各班子成员处理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二是在履责中落实。各班子成员严格履行意识形态“一岗双责”,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增强管理维护能力,对破损残缺的及时更换、对内容不规范的及时拆除对内容陈旧过时的及时更新,西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规范完成建设,制作上墙制度、支援活动时间安排表等材料,全镇共计更新更换最新宣传标语16处

  二、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方面

  (五)落实省委“三项”行动要求还有差距。一是破解闲置用地处置难题不够有力。在用地政策趋紧的大形势下,破解闲置低效土地的难题的办法不多,措施不够有力,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仍然存在。如,和顺竹业闲置多年,到目前为止实现部分仓库出租,其余部分仍未盘活。二是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仍需持续发力。如,“抓重大项目,促高质量发展”工作上未全方位协调发展,培育线上贸易、财税增长等方面仍较薄弱。

  整改情况:已完成整改。一是成立由镇长任组长的“四领一促”工作推进小组,实行“一班人马”挂包、“一站式”服务,全力以赴为企业纾困解难,靠前协调桃源里研学基地用地、科瑞二期地块纳入城镇开发边界等问题8个,营造“安商、亲商、扶商”的发展氛围。二是潜心研究市对县、县对乡镇工作方案和考评细则,查缺补漏全面发展,一季度实现固投入库3家、服务业1家、规上工业1家、省市重点项目2个,招商引资、亿元开工、国债申报等模块有序推进,全方位推动桃源高质量发展三是摸清闲置资源底数和闲置原因,对症下药研究制定闲置资源盘活清单,通过“腾笼换鸟”招商引资、资产重组等方式,盘活闲置企业。目前正在对接金泰铝业融资工作,争取烂尾项目早日实现复工复产;以招商引资方式引进泉州鞋厂,盘活和顺竹业闲置厂房,着力提高我镇土地利用率,让老树发“新芽”、旧企焕“新颜”。

  (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依然艰巨。一是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依然突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抓手,而党委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面的精细化治理水平仍有不足,辖区内乱堆杂物、乱倒垃圾等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乡村振兴“造血”功能不足。党委在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提高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上思路不宽,未能有效引导各村科学把握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现状基础,深挖优势和潜力,多渠道多路径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个别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个别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靠财政专项资金、项目资金等向村级产业“输血”,弥补资金不足,缺乏自救措施。

  整改情况:已完成整改。一是严格实施“两统筹、两统管”农村建房机制,依法依规办理农村住宅审批,镇自然资源所履行职责主业,定期在各村开展巡查,加强住宅审批业务和督促作用,各村村干部发挥村领导作用,强化日常动态进行巡查,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二是目前已组织2次环境卫生清洁行动。镇党委书记带队,镇村干部进行全面的环境卫生整治,认真清理街道垃圾、杂草、各种废弃物,集中整治街道卫生死角,共计整治60余处。各村针对河岸垃圾、水上漂浮物进行清理,并向村民宣传人居环境保护的重要好处,提高村民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进行资源整合与利用。为实现农旅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本地农业、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入的摸底调查。目前,已整合了包括农田、民宿、传统村落、民俗风情等在内的多项资源,形成了初步的资源数据库。通过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互通有无,为后续的农旅农产品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需进一步落实。农业面污染防治工作仍显薄弱。党委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不够大、防治水平不够高,针对农田和分散畜禽养殖的污染源头监管不够有力。如,重点河段周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粪污资源化利用不足。

  整改情况:基本完成整改。一是做实源头监管工作。切实开展对各村农田与分散畜禽养殖的不定期巡查,对违法违规排放行为予以及时查处,成功制止1起违法建设生猪养殖场的行为。二是促进粪污资源合理利用。通过实地考察和因地制宜的方式指导生猪养殖户有效处理粪污资源,并将其合理利用于农作物浇灌引导养殖户建设氧化塘、沼气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共计8处,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文物保护重视程度不够。党委没有充分认识到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保护意识淡薄,文物保护力度不够。如,2023年7月县文旅局到桃源镇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时发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流泗桥所配备的灭火器失压,直至12月仍未按要求进行更换。

  整改情况:已完成整改。一是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加大对文物保护知识的宣传力度,借助“国家安全日”等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文物安全等相关知识,累计宣传300余人次,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二是加大文物保护力度。2024年共组织开展文物安全专项检查4次、检查文物8处、发现一般隐患2条,现已全部整改完毕。

  三、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方面

  ()扭住责任制“牛鼻子”的意识树得还不够牢。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如,领导班子成员廉政谈话质量不高,个别班子成员对分管所站干部及村“两委”成员谈话不够深入具体,达不到起警示作用的效果。

  整改情况:已完成整改。压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督促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分层分级落实廉政谈话,党委书记带头执行对班子成员进行谈话,分管领导对职能所站、村两委开展谈话,围绕当前中心工作、个人情况、村情民意等方面,深入开展问题,既了解工作难点,也要发现存在问题,确保谈深谈透,入脑入心。今年以来,召开班子会集体谈话1次、党风廉政工作会议1次、节前警示教育会1次,针对违法图斑整治、计生保险缴纳、顶风违建等中心工作,委托党委“一把手”和分管领导对经办人员和村主任谈话10人次,批评教育1人、提醒谈话4人次。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不够扎实。一是党建内页不够规范,如,机关党支部工作手册填写不规范,2023年2月、3月、4月等月份党费发票缺失。如,小风车公司党支部工作手册记录不够规范二是流动党员管理不够有力。如,在组织流动党员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并参与线下主题党日活动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不多。

  整改情况:已完成整改。一是夯实党建基础。召开桃源镇党支部书记联席会议2次,对村书记、党务工作者就党务工作实操、党建内容归整、村级后备力量的选拔培养等重要内容开展业务培训,详细讲解了组织生活会、农村发展党员、党费收缴、“三会一课”制度落实等基层党建重点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展开交流讨论。并派出非公党支部党建指导员1名,对内页材料做好指导工作。2023年“三会一课”归档工作已规范完成。二是抓实流动党员管理。全面摸清流动党员底数,依托我镇55个党建网格,探索建立党建网格员“1+N”结对联系流动党员制度,与我镇76名流动党员保持长期经常性的沟通联络,持续跟进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以及管理服务方面的工作,积极发动流动党员参加流入地支部组织生活。

  (十一)党内制度落实不够有力。一是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不到位。如,机关党支部支委会议记录内容过于简单、不完整、不规范,且支委成员未按要求发表意见。又如,个别村级党组织未按要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及时规范记录。二是发展党员工作不规范。如,机关党支部未按要求将发展党员的相关会议规范记录在党支部工作手册中。

  整改情况:已完成整改。是强化党建指导。2024年以来,召开党支部书记联席会2次、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次,安排部署每月、每季度党建工作要点,指导各党支部制定2024年度党建工作计划,细化工作责任清单,将规范化建设的责任、任务、措施明确到个人、贯穿到工作。二是落实“三会一课”调阅。实现每季度全覆盖调阅各支部“三会一课”开展情况,通报主题党日记录不规范、理论学习会议记录过于简单等问题10个,均已完成整改。三是规范开展发展党员工作。制定桃源镇2024年发展党员工作计划表,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储备和发展党员工作;开展党务培训会议1次,重点规范发展党员程序、党员学习教育、会议记录要求等内容开展培训,对发展党员时间节点及材料预审完善注意事项进行解读,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者业务水平。

  四、正风肃纪反腐方面

  (十二)精准发现问题线索能力不强。基层监督对象点多面广,镇村两级在同向发力提升村级监督效能上略显不足,导致监督不精准不深入,监督质量不高,上半年向县纪委报送日常监督数据较少,在监督检查中仅发现1条问题线索。

  整改情况:已完成整改。一是加强监督管理运用“知”“督”“促”工作机制,深化基层监督“六个一”工作法,运用好“室组地”联动机制,重要领域、重要节点、重要岗位开展监督,着力抓早抓小,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今年以来,开展春节、清明、元旦节前督查3次;开展乡村振兴、违法图斑整治、防汛备汛等专项检查5次,推动解决问题10个。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正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确保纪检干部对权力敢监督、善监督,对腐败问题勇于“亮剑”、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敢于解决;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扎实开展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线索并精准处置。今年以来,累计报送问题线索5条,委托党委处置3条,党院立案1件,自办案件初步核实1件。

  (十三)两个平台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对两个平台的使用仍显薄弱,对网络数据分析研判能力不足,未做到抽丝剥茧,深挖背后存在的贪污腐败和不良之风,目前通过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发现的都是业务外的问题。

  整改情况:已完成整改。一是加强平台运行管理,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镇党委高度重视“两个平台”推进工作,将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各所站协同配合,对照小微权力监督清单,规范化推进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精选推送群众急需的、喜闻乐见的政策资讯、文化产品,将村里项目建设、发展党员、三资情况等信息及时公开公示,引导群众关注支持村级事业发展,提高群众活跃度,营造良好和谐群氛围。2024年以来,开展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培训1次,建立小微权力监督群24个,入群人数3797人,激活率62.76%,累计村务公开事前公示488件、直播77场、群众投诉12件、已全部办结满意率100%。二是提升平台监督质效,坚持问题导向,抓好小微权力监督平台运行,结合乡村振兴专项监督检查以及“点题整治”,找准群众关切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激活监督平台使用效能。安排镇3名纪检监察干部分片每日开展巡群工作,利用“四个监督”平台巡群预警功能,加强对大数据的分析研判,着力通过平台的诉求、投诉等数据挖掘出背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提升监督质效。今年,开展各项监督13次,推动解决问题10个,暂时未发现业务内线索。

  (十四)重点领域监管不够严格。对乡村振兴资金、片组集体资金等重点领域监管力度有待加强,仍有个别村主任和小组长因违反财经纪律受到处理。比如,桃源镇今年以来因集体“三资”监管问题,被立案调查4人,党内警告2人,移送检察院1人。

  整改情况:已完成整改。一是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解法,召开三资监管专项警示教育1次,对案情公开通报,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组织经管站对全镇开展自查自纠1次,加强各村书记、村民小组长等人员财经知识,明确岗位职责,重申财务审批流程,守住纪法红线。二是结合小微权力监督、“点题整治”行动,强化对各村财务监督检查,支付票据、财务报表按要求公开公示。今年以来,小微权力监督村务公开249条,涉及三资领域和民生资金累计公开85条,村务公开平均阅读量15.88条,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杜绝基层腐败土壤。

  中共桃源镇委员会  

  2024419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