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SM12101-0300-2023-00023
- 备注/文号: 田政办〔2023〕27号
- 发布机构: 大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 2023-08-23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大田县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大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8月23日
(此件主动公开)
大田县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为进一步加快推动我县第三产业发展,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整合”要求,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稳一优二进三”三次产业发展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的目标,加快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和规划布局,加快建设一批集聚载体,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做大做强重点企业,推动第三产业提质增效,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切实增强第三产业对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
二、工作目标
从2023年起,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8%以上,每年培育限上商贸业企业7家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8家以上,工贸分离企业3家以上。到202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以上。其中:
商贸流通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5年,增加值达到23亿元以上;住宿业和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25年,增加值达到5亿元以上。
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以上,到2025年,增加值达到4亿元以上。
金融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到2025年,增加值达到13.5亿元以上。
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到2025年,增加值达到16.3亿元以上。
其他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到2025年,增加值达到43亿元以上。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加快交通物流业发展
工作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立科学合理、功能完备、开放共享、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物流枢纽网络;重点培育交通物流业领军企业3家、骨干企业3家、潜力企业10家,国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7家;完善物流园区网络体系布局,建成公铁联运物流园区等载体1个以上;全县货运周转量达16亿吨(公里),年均增长6%左右。每年培育国家3A级物流企业1家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企业1家以上。
工作重点:一是完善物流园区布局。依托泉南高速、莆炎高速、国道G235等路网,构建公铁联运、鲜活农产品全程冷链配送等物流体系,加快推进发昌冷链物流园项目前期工作;依托兴泉铁路小湖货运站,在石牌小湖村选址规划建设我县公铁联运现代物流产业园。二是培育物流新型业态。抢抓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契机,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公铁联运等新业态,整合石牌长溪村现有物流资源,通过异地扩容、功能优化,推动长隆物流园升级,提升经营能力和竞争力。三是壮大物流市场主体。加强项目招商引资,争取与京东、中通、申通和德邦等知名大型快递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完善我县物流节点网络;大力培育一批仓配一体化、入厂物流等“快递+”融合发展的快递服务特色产品示范项目;整治和规范汽车维修市场,培育壮大物流企业和汽修企业,积极争创国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
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发改局、市场监管局,各乡(镇)
(二)推进商贸流通业发展
工作目标:到2025年,批发业销售额年均增幅10%左右,达到110亿元;零售业销售额年均增幅10%左右,达到70亿元;住宿业营业额年均增幅12%左右,达到2亿元;餐饮业营业额年均增幅12%左右,达到12亿元;限上商贸企业达200家、工(农)贸分离企业达10家。每年培育限上贸易企业7家以上、工(农)贸分离3家以上。
工作重点:一是加大培育力度。重点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竞争实力强的商贸流通企业;引导铸造和装备制造、石墨(烯)及建材水泥、煤炭、林产等产业企业,实施“工(农)贸分离”,拓展线上线下全渠道经营,发展壮大一批龙头批发企业。二是促进商贸发展。制定系列消费活动计划,打响大田消费品牌,提升商贸文旅活跃水平;加快盘活时代广场、凤翔新天地、石牌美食城等闲置资产,优化配置商业综合体、大型商超等基础设施,积极对接引进永辉、大润发、爱琴海等大型商超、商业综合体入驻;规范二手车交易市场,加速推动县汽车小镇项目建设,补齐我县汽车专业市场短板。三是支持品牌创建。借助沪明对口合作契机,推动本地企业与上海企业加深合作,打造“大田美人茶”等特色品牌;优化供给结构,积极培育星级酒店、主题酒店、连锁酒店、客栈民宿、租赁式公寓等多元产品。充分利用“闽货华夏行”“食博会”等各类展会,扶持大田大骨头等地方特色餐饮品种,提升本地优势特色产品及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转型,开展“全闽乐购”、线上直播等系列活动,发展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等网络营销新模式,充分利用福塘双创园,建设专业电商聚集孵化园,加快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
牵头单位:县商务局
责任单位:县工信局、文旅局、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财政局,各乡(镇)
(三)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工作目标:到2025年,文体旅经济规模明显提升,全县接待旅游人数超过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5亿元;落地3个以上5000万元文体旅项目,引进旅行社2家以上,新增3个国家级、6个省级以上文体旅品牌。每年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家以上。
工作重点:一是培育文旅业态。依托大田生态资源、红色文化、茶美人文化等,加强世外桃源旅游景区、闽湖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推介,大力整合县域文旅资源,策划文旅精品路线和森林康养产品,培育特色文体旅品牌,推进全域生态旅游小镇、省级金牌旅游村、国家级A级旅游景区、体育品牌等创建工作,培育“大田后生仔”网红打卡点,开发深度生态旅游。二是丰富文旅产品。加快景区景点建设,建设一批新兴业态露营基地、房车营地和旅游度假区;发展街头文化产业,组织开展群众广泛参与的各种雅俗共赏活动;传承本地美食文化,拍摄美食推广宣传片,提升美食文化氛围;加强文化遗迹遗址保护,加快推进“第二集美学村”保护与利用项目建设,推动大田县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推进全民健身开展,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丰富市民业余体育生活。三是发展文旅产业。做强森林康养产业,培育多元业态产品,积极开发特色鲜明的森林康养产品;做优健康养老产业,加快医养结合平台建设,提高康复医疗能力,推进医疗、养老和医保资源的有机衔接。
牵头单位:县文旅局
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卫健局、民政局、发改局、市场监管局,各乡(镇)
(四)大力发展夜间经济
工作目标:围绕让城市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商气“火”起来、财气“旺”起来的主题,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根据大田现有地域特点、基础条件和业态布局,科学谋划规划布局,以主要商圈及传统街区为主,以新兴业态创新升级为辅,力争经过3年努力,在全县培育2-3个辐射带动强的夜间经济示范项目、发展若干个夜间特色餐饮聚集区、夜间购物消费商圈、夜间体育运动场馆、夜间文化娱乐聚集区,为提升夜间经济水平打好基础。
工作重点:一是发展夜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及河滨栈道,打造“一河两岸”亮化工程,点亮夜间消费市场。二是发展夜游。采取市场化模式,引导旅行社推出“夜间乡村休闲游”游览线路,引进大型旅游公司打造“水上游闽湖”,形成夜间活动“玩点”。三是发展夜唱。利用闽中戏曲文化园、美人茶文创园等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开展群众广泛参与的各种雅俗共赏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自娱自乐自演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四是发展夜娱。瞄准主力青年夜间消费需求,在龙腾广场招商引进高档娱乐、餐饮项目入驻,在岩城广场地下商场发展电影院线、KTV等文化娱乐项目,打造音乐酒吧和沙龙、读书会、咖啡文创为主题的夜间娱乐特色街区。五是发展夜市。利用白岩公园、岩城广场、凤凰广场、老麻纺厂等场所,发展烧烤、大排档、刨冰、特色美食等夜饮经济,打造一批“深夜食堂”。六是发展夜购。引入大型商超、知名品牌商铺,鼓励开展夜间推广、打折让利活动,引入深夜购物、嘉年华等各种形式的时尚消费活动,增强夜生活吸引力,形成夜间经济卖点。七是发展夜健。鼓励体育场馆、健身场所延长营业时间,增加养身养心养生项目,形成夜养人气“据点”,鼓励市民开展夜跑、夜骑、瑜伽、游泳、广场歌舞等夜间群众性体育健身和商业活动,催生体育健身成为夜间经济新业态。
牵头单位:县文旅局
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城管局、市场监管局、住建局、林业局、卫健局,各乡(镇)
(五)推进市场改造
工作目标:加强农贸市场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通过新建、改造、扩容、盘活等形式,逐步解决我县城区农贸市场严重不足、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无处交易、占道经营流动摊点无处疏导等问题,到2025年,打造5个以上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农贸(专业)市场示范点。
工作重点:一是改造农贸市场。对满田春市场扩容改造,加大通道清理整治工作,改善市场经营环境,在满田春市场周边合理规划、规范设置一批摊点,既实现市场扩容,又达到管理规范。二是盘活市场资源。合理制定岩城新市场招租经营方案,引导商户入市经营,盘活岩城新市场;通过招商引资,注入民间资本等形式,逐步解决摊位使用权归属问题,盘活佳龙商贸市场。三是设置大田后生仔创业一条街。为满足老城区小商品交易、鞋服销售、特色手工品、特色农产品交易等需求,对过渡市场(雪山南路)一条街进行改造,合理规划、规范设置一批“大田后生仔创业小摊点”,解决雪山南路长期占道经营脏乱差问题。
牵头单位:县城管局
责任单位:县商务局、文旅局、市场监管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卫健局、自然资源局、公安局,各乡(镇)
(六)推进房地产业良性发展
工作目标:到202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劳动工作年均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做大做强房地产行业企业,大力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工作重点:围绕提振地产市场消费,建立管理调控机制,摸清全县住房状况,全面掌握住宅和非住宅的总量和结构,及时修订促进房地产市场提振消费政策,消除“虹吸效应”和“挤出效应”对我县地产市场带来重大影响。加大房票安置政策宣传力度,鼓励、引导被征迁户采用房票安置。落实银行按揭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利好政策,加快发放商品房按揭贷款,适时开展全县房地产展销会,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配套优惠措施,带动我县商品房销售回升。加快推进福裕名城、四方置业、金象温泉城等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置,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良性循环发展。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金融办、人行大田支行,各乡(镇)
(七)推进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
工作目标:到2025年,每年谋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现代服务业招商项目15个以上,实现签约项目8个以上,第三产业项目纳入县级以上重点项目盘子10个以上;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8家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增长10%左右。
工作重点:加强政策引导,聚焦“引进增量”和“壮大存量”两个方面,制定服务业发展壮大若干措施,积极引进冷链物流、金融服务、现代商贸、商务服务、软件信息等业态。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商贸业企业上限升规,建立健全三产企业培育储备库,扶持批零住餐、电子商务、养老服务、文体旅等行业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推动符合条件三产企业纳入限(规)上管理
牵头单位:县发改局
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文旅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城管局、工信局、民政局、财政局、金融办、人行大田支行,各乡(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大田县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相关部门人员加强第三产业工作力量,负责协调解决全县第三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交通物流、商贸流通、文体旅游、夜间经济、市场改造、房地产、现代服务业等行业领域提升发展的牵头单位要分别成立工作专班,推进牵头行业三产发展有关工作,全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第三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实行清单化管理,对每一项三产重点工作都建立措施清单、目标清单、责任清单,坚持表格化、清单化推进。建立统计、税务、市管等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动态管理三产企业培育储备库,持续开展矿产品、水泥等重点产业工业企业实施工贸分离,推动符合条件的优质三产企业及时“纳统入规”。加强督促考核工作,将第三产业发展纳入全县“抓大促高”考核内容;同时,对引进重大产业项目经“一事一议”认定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成效突出的部门或个人,由县委、县政府予以嘉奖表扬。
(三)加大资金支持。县财政设立250万元第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助力第三产业提升发展。围绕7个专项行动计划的具体任务和扶持政策,重点支持第三产业新兴企业培育、重点项目招引,积极引进增量;大力支持消费升级、现代物流、数字经济、服务业品质提升等,做大做强存量。主动向上对接资金补助政策,加强对口项目谋划和申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优化第三产业发展的政务环境,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准入门槛,凡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的领域,均向社会资本开放。涉及第三产业的管理、服务、审批部门,每年必须提出3条以上工作创新举措。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建立企业挂包服务机制,由分管副县长及各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定期走访,收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帮助协调解决。
(五)强化督查考核。每季度第一个月20日前,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上季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县政府督查室会同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督查考核情况将纳入年终绩效考评。
附件:1.大田县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2.县直部门2023-2025年第三产业发展每年度主要目标任务表
3.各乡(镇)2023-2025年第三产业发展每年度主要任务分解表
附件1
大田县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林金龙 县委副书记、县长
常务副组长:黄和新 县政府副县长
副 组 长:陈秀达 县政府副县长
赖 晶 县政府副县长
崔 彦 县政府副县长
龚冰海 县政府副县长
成 员:陈有明 县政府办
温如凤 县发改局
苏祎群 县商务局
苏晋板 县文旅局
刘传贵 县住建局
肖宏强 县林业局
郑际楷 县交通运输局
林春忠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陈增达 县城管局
范承妙 县教育局
连 峰 县工信局
林奕明 县科技局
郑丁炫 县财政局
温秀梅 县人社局
魏祥强 县自然资源局
涂东明 县农业农村局
陈永晶 县卫健局
黄桂珍 县民政局
刘家纣 县统计局
黄茂萌 县税务局
周荣岁 县金融办
纪圣森 人行大田支行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办公室主任由温如凤同志兼任。领导小组成员职务如有变动,由继任者自然接任,不再另行发文。
附件2
县直部门2023-2025年第三产业发展
序号 |
单位名称 |
工作目标 |
1 |
发改局 |
牵头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培育工作,力争全年新增培育8家以上。 |
2 |
商务局 |
谋划5000万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2个以上,签约2个以上;新增培育限上商贸企业7家以上,工(农)贸分离企业2家以上。 |
3 |
交通 运输局 |
谋划5000万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2个以上,签约2个以上;新增国家3A级物流企业1家以上;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家以上。 |
4 |
文旅局 |
谋划5000万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2个以上,签约2个以上;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家以上;新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家,引进旅行社1家以上。 |
5 |
住建局 |
做大做强大田县美田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力争年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家以上。 |
6 |
民政局 |
谋划5000万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1个以上,签约1个以上;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家以上。 |
7 |
教育局 |
谋划5000万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1个以上,签约1个以上;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企业1家以上。 |
8 |
科技局 |
谋划5000万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1个以上,签约1个以上;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家以上。 |
9 |
人社局 |
谋划5000万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1个以上,签约1个以上;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家以上。 |
10 |
卫健局 |
谋划5000万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1个以上,签约1个以上;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1家以上。 |
11 |
市场监督 管理局 |
谋划5000万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1个以上,签约1个以上;培育商务楼宇1幢。 |
12 |
城管局 |
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农贸市场示范点2个以上。 |
13 |
统计局 税务局 |
服务好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培育工作,力争全年新增培育13家以上。 |
每年度主要目标任务表
附件3
各乡(镇)2023-2025年第三产业发展
每年度主要任务分解表
乡镇 |
规模服务业企业培育(个) |
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 |
||
储备库企业数 |
新增规模企业数 |
谋划项目数(个) |
签约项目数 (个) |
|
合计 |
45 |
18 |
36 |
18 |
均溪镇 |
3 |
1 |
2 |
1 |
华兴镇 |
3 |
1 |
2 |
1 |
石牌镇 |
3 |
1 |
2 |
1 |
上京镇 |
3 |
1 |
2 |
1 |
太华镇 |
3 |
1 |
2 |
1 |
建设镇 |
3 |
1 |
2 |
1 |
广平镇 |
3 |
1 |
2 |
1 |
奇韬镇 |
3 |
1 |
2 |
1 |
文江镇 |
3 |
1 |
2 |
1 |
前坪乡 |
2 |
1 |
2 |
1 |
屏山乡 |
2 |
1 |
2 |
1 |
吴山镇 |
2 |
1 |
2 |
1 |
济阳乡 |
2 |
1 |
2 |
1 |
武陵乡 |
2 |
1 |
2 |
1 |
谢洋乡 |
2 |
1 |
2 |
1 |
桃源镇 |
2 |
1 |
2 |
1 |
梅山镇 |
2 |
1 |
2 |
1 |
湖美乡 |
2 |
1 |
2 |
1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