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宣传】香山小学举行“诚信伴我成长”主题班会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诚信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内容。然而,学生往往在无人监督时容易放松自我约束。2025年5月16日,大田县香山小学召开“诚信伴我成长 ”主题班会,通过事件模拟,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意义,并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案例1:四年级班级出现以下现象:课堂插话、随意离开座位,排队时推搡打闹、放学路队纪律松散;接下来,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看到这种现象,希望他们怎么做?如果他们不听劝、不遵守规矩,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借这个案例结合身边的例子,理解规则对集体生活的重要性,掌握校园基本行为规范(课堂、集会、路队等) 鼓励学生遵守规则也是诚实守信,教师以身作则。
通过此次活动,四年级课堂纪律问题减少很多,路队整齐度获全校表扬。 家长反映孩子开始主动纠正家庭不守规则行为(如提醒爸爸开车接送要在学校的指定的区域内停车、学村路口不逆行),另外,学生周记摘录:“以前觉得规则是束缚,现在发现规则是保护我们的铠甲。”
案例2:期中测试中,小明平时表现良好的学生因紧张测试出来的分数很差。拿到测试单的时候,情绪低落,担心被家长责罚,于是改动分数。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主动承认错误比撒谎更好?如果撒谎,可能会带来哪些麻烦?通过讨论,教师总结引导诚信意味着勇于承担责任,家长和老师会更信任诚实的孩子。
理解诚实守信在考试中的重要性,明确作弊的危害(如失去信任、自我否定),另外,教师缓解学生内疚感,激发对“真实成绩”的勇气和责任感,最后,教师与家长配合,引导学生用行动弥补错误,如主动向家长说明、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家长关注过程而非结果:“这次孩子虽然犯错,但能主动认错,说明他有诚信的勇气”。
通过此次讨论,教师需在测试前前开展“焦虑疏导课”,教授缓解压力的方法,如深呼吸、正向暗示。对于作弊学生批评时需强调“行为错误”而非“人格否定”,如说“作弊不对”而非“你是骗子”,将诚实守信融入日常,如“无人测试日”“作业诚信自查日”,而非仅关注测试场景。
案例3:作业没完成,日常很常见,具体案例:老师检查作业时,小强因为贪玩没有写完。骗老师说作业本忘在家里了,后经查实,承认没完成,承诺补交。小组讨论,撒谎能解决问题吗?如果小强主动承认错误,老师会怎么处理?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引导诚信比一时的逃避更重要,勇于承认错误才能进步。
作业诚信问题的本质是学习困难与心理防御的叠加, 教师通过透明化制度减少撒谎机会;另外,教师用分层作业降低了学生写作业的逃避动机,对于学生来说难度降低,愿意接受学习任务。最后教师每周评选"诚信进步之星",重点表彰"敢于承认错误并改正"的行为,营造"宽容纠错"的班级文化。
诚信是成长的基石,通过案例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践行。教师和家长应以身作则,共同营造诚信的成长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