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平镇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广平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全镇统筹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产业、促提升,经济发展动能强劲。一是第一产业持续向好。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基石,全年恢复耕地220余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000亩,完成春、夏粮种植面积5437亩、产量1107吨,晚稻种植面积1.21万亩、产量5385吨。统筹做好“三茶”文章,实施茶园标准化改造提升,更种金牡丹、九龙大白优质品种150亩,五龙山茶叶获春季斗茶赛金奖。推行土地集中流转经营,流转土地400余亩,建设木耳、玉米等种植基地,年产鲜木耳240多万斤、玉米50余万斤,有效实现村民增收。二是第二产业健康发展。以沪明合作、泉明山海协作为契机,持续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田商回归”等活动11场次,举办乡贤座谈会2场次,申报大田福润钙基新型建筑材料等新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5.93亿元。择优筛选出工业、交通、水利等6类14个项目纳入县重点、总投资88.46亿元,其中省重点1个、市重点2个。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数智提升”工程,推动实施碳化木生产线燃机提升等技改项目4个、申报省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为企服务水平,协助闽鹭矿业和新元沙煤矿分别完成安全证、采矿证办理,加快我镇矿业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转型。三是第三产业稳步推进。大力发展文旅经济,依托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加快实施茶乡科技小院、天贵院民宿、大众茶馆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集茶文化、茶民宿、茶教学等于一体的茶旅文创基地。全力推进五龙山健身绿道、元沙茶文化创研基地项目建设,不断增强五龙山品牌影响力。成功举办广平镇第二届“和美乡村”篮球赛,协办“孝文化传承发展与当今价值”研讨会、2024年三明市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启动仪式、三明市闽学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等文化惠民活动,激活文化振兴动力,推动农文旅体融合发展。
(二)强基础、抓整治,乡村风貌提档升级。一是基础设施补齐短板。全力推进苏桥村主干道路拓宽,以及元沙、万宅、五峰等村道“白改黑”工程,实施莆炎高速铭栋出口、县道X7B2和国道534栋仁大仁新村至铭溪岬底口新村等路段亮化工程,有效实现村庄亮化美化。延伸镇域公交路线至苏桥村、大吉村,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二是生态治理纵深推进。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文江溪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绘制镇域污染源分布图,梳理8个方面91个详细污染源,推行分级分色管控机制,工业领域污染源治理94项整治措施,已完成整治62项,整治完成率65.9%。推动兴森屠宰场异地升级改造,方案已获省农业农村厅和市政府批复同意;元沙煤矿、铭源煤矿完成市级绿色矿山创建;完成生猪、红虫等禁养区养殖点清理8个,可养区生猪养殖点设施提升改造9家。三是乡村面貌增颜提质。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乱堆乱倒、占道经营等整治行动137次,村容村貌巩固提升。严格落实“房长制”和规划审批制度,优化“风貌管控金”机制,五峰新村等5个新型住宅小区加快推进,全年共审批建房119座,制止“两违”行为32次,拆除违章搭盖6处。向上争取资金350万元,全力推进广平村传统村落重点改善提升项目,完成古建筑修缮6座。持续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完成造林绿化2696亩、森林抚育2231亩、集中力量治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除治51151株,有效守护一域青山和美。
(三)强保障、惠民生,百姓幸福更有质感。一是提升民生保障新温度。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广平中学扩建、广华线、城乡供水一体化等民生社会事业项目加快推进。着力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大田县首个省老年事业促进会、省老年事业基金会银杏乐龄学堂在铭溪村龙会堡顺利开班。持续发挥社会救助兜底线、保民生、救急难作用,扎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发放低保补助382户48.59万元,特困人员补助64户80.06万元,临时困难救助122户47.94万元。二是争创社会事业新格局。教育事业蒸蒸日上,2024年广平中学、铭栋中学大田一中上线69人、五中78人,铭栋中学挂牌三明市列东中学分校;持续开展奖教奖学,表彰优秀学子297人,发放奖金23.35万元,表彰优秀教师112人,发放奖金12.0965万元。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善,广平镇卫生院建成大田乡镇首个CT室,达国家推荐标准。抢抓“数字乡村”建设机遇,率先开通“广平资讯”乡村电视台,不断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三是构建社会治理新路径。推动公安基层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广平派出所新业务用房投入使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拓展提升“祠堂说事”工作法,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事项化解力度,构建“综治中心+网格化+多元化解”一张网。截至目前,共摸排镇、村两级人民调解案件155件,成功调处145件、化解率达93.5%。禁毒工作运行良好,报到率、管控率、执行率均为100%。坚决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自主摸排在境外疑似涉诈人员52人,已成功劝返重点人员2人,确保大局平安稳定。
(四)抓作风、守底线,行政效能大幅提升。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紧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短板,增强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责任意识,集中精力办实事、解难事、求实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二是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高质量推进“八五”普法工作,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成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元沙村、栋仁村、万筹村列入示范点建设。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办理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建议44件,政协委员提案1件。加强12345便民服务平台运行管理,受理诉求件177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三是坚持廉洁从政。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全年工作布局,坚持做到与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县实施办法。持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扎实做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反馈问题,强化成果运用。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镇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行政执法能力有待提高,因乡镇行政执法实务较少,缺少法律专业人才,行政执法人员接受培训不足等原因,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存在短板,在落实“三项制度”、完善行政执法案卷材料、合法性审查方面能力不足;二是少数干部的法治意识淡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基层工作的能力有限,法律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多次主持党委中心组学习,交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情况,要求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树立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意识并落实到行动。
(二)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任务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并监督全程规范化执行,在年初工作部署中,将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列入镇村干部考核中每月考评。
(三)严格依法依规决策,在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项中,督促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按程序办事,无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情况。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突出党内监督主导地位,推动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工作监督、民主监督连接贯通、协调共促,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坚定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制度,持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
(二)全面提升高效行政能力水平。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一线工作法,沉下身子摸实情、解难题、促发展。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推进政务服务场所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水平。紧扣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重要决策部署,强化工作督查通报,加强效能问责,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工作实效,不断提升贯彻力、执行力和落实力。
(三)全面提升廉洁行政能力水平。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规范政府依法决策程序。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把有限的财力和资金用在惠民生、办实事、促发展上。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进一步规范物资采购、资金使用、资产管理和工程建设行为,始终保持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大田县广平镇人民政府
2025年1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