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5-02-11 09:09 来源:大田县政府
| | | |

  2024年,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抓手,以市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实地督察为契机,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法治保障效能,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是健全依法行政制度机制。修订《大田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制定《大田县人民政府重大决策程序暂行规定》,实施行政规范性文件“六个全面推行”制度,探索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双审查”模式,将重大行政决策“五步走”程序列入政府议事规则,提升行政决策水平。全年向市政府和县人大常委会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18件,备案审查乡镇、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37件,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30份。二是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并动态调整,推动建设“无证明城市”,全县共有17个部门公布实施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183项。积极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工作,严格执行《福建省保留的证明事项清单》,确保清单之外,政府部门、公用企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不得索要证明。三是优化政务服务事项。推行“只进一扇门”,99.5%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实体大厅,基本实现“应进必进”。推行“最多跑一次”,“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次”事项分别为694个和52个,“两跑”占比达100%。推行“办事一张网”,将面向企业和群众依申请办理的1631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网上办事大厅。推进“一窗通办”改革,分阶段整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区、社会事务服务区,改造成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采取“9+1+N”的形式,构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四是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力推进“非禁即入”有效落地,依法高效实施市场准入审批。依托福建省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平台,完善隐性壁垒破除协调机制,抓好隐性壁垒线索、案例的收集、认定和处置工作。五是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以部门名义发布的政策措施,由起草部门审查;对以政府名义发布的重大政策措施文件,经起草部门初审后,由县公审办一同会审,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贯穿到政策措施起草、出台的全过程。六是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机制。组织开展涉及民营经济、不平等对待企业、国旗法等方面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及时修改和废止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行政规范性文件27件,其中涉企21件,确保法治统一。

  (二)深化行政执法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稳步推进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开展乡镇赋权事项动态调整工作,公布《大田县人民政府回收乡(镇)人民政府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第一批)》,共回收22项行政执法事项。举办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业务培训班,招录5名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充实乡镇法制审核队伍,提升乡镇综合执法队伍的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规范乡镇综合执法行为,全年18个乡镇共办理案件2309件。二是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保留交通运输、文化市场、农业、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6个领域执法队伍。撤销县自然资源综合执法大队、林业执法大队、水政水资源管理站(水政监察大队)、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商务行政执法大队、环境生态综合执法大队等其他6支执法队伍,将行政执法职能回归机关。组建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承担相关领域的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三是建立片区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根据地理位置、执法力量、执法体量和工作便利性等实际情况,将全县18个乡镇划分为均溪、上京、广平3个联合执法片区,建立“县大队指导-中心镇综合执法队协作-其他乡镇综合执法队参与”的工作机制,构建乡镇之间、乡镇和部门之间、部门之间一体联动执法的新格局。四是加强重点领域执法。聚焦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系统推进文江溪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扬尘油烟整治、“餐桌污染”治理、校园食堂食品安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等专项执法行动,持续保持对违法行为“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全年共办理重点领域执法案件1231件。五是全面推广应用“闽执法”平台。推动全县44个行政执法主体全面应用“闽执法”平台,引导执法人员学好用好执法平台相关功能模块,努力实现检查计划智能化、执法办案数字化、案件线索信息化,全年通过“闽执法”办理案件11546件,其中行政检查10524件,行政处罚1001件,行政强制21件。

  (三)有效化解风险纠纷,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一是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聚焦“全灾种、大应急”救援要求,健全完善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灾害防治等应急预案,开展防汛、防火等联动预警、同步响应,明确应急响应、通信保障、物资调拨等相关机制,基本形成全域覆盖、贯通城乡的“15分钟”应急救援圈。二是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开展普通公路防汛防台风、矿山透水事故、森林防灭火、反恐防暴、消防应急疏散等应急演练,提升依法预防突发事件、先期处置和快速反应能力。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培训制度,组织开展森林防灭火、抗震救灾、反恐演练、网络安全攻防等各类业务培训,队伍联动协调能力大幅提升,防范安全风险能力有效增强。三是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开展“千所万会大调解”、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全县人民调解组织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068起,调处成功5062起,调处成功率达99.9%。加大民商事纠纷裁判力度,化解各类民商事纠纷3412件,同时,最大限度采用非诉手段化解矛盾纠纷,2024年委托委派调解案件2425件,调解成功2225件,诉前调解成功率91.75%。四是加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与永安法院、大田法院联合制定《大田县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大田县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具体负责行政争议案件化解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全年共办理行政诉讼诉前调解案件10件。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将调解贯穿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全过程,全年共新收行政复议案件38件,同比增长12%,办结35件,其中经调解,申请人主动撤回行政复议申请2件,以调解书结案1件,复议后32件案件未进入诉讼程序,实现案结事了。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五是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落实“首接首办”“四门四访”工作机制,制定《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机制的意见》,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领导干部接访机制。全年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开门接访716批758人次,进门约访124批135人次,登门走访148批177人次,上门回访75批88人次,通过接访下访,化解信访矛盾纠纷46起,信访突出问题13件。

  (四)深化法治服务供给,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普法宣传走深走实。创新“蒲公英+点单式”普法外卖、党建引领“微普法”等形式,全县共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34场次,制作“宏岩微普法”8期,“党建引领 普法同行”24期。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全县“法律明白人”共参与人民调解1599人次,参加法治宣传767人次,切实发挥好“法律明白人”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此证非彼证”--关于特种作业证的以案释法》荣获应急部、司法部举办的第五届应急管理普法作品征集展播活动第三名。二是法律援助提质增效。开展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工作,受理6起农民工群体讨薪案件,受援农民工达60人次,为受援人挽回损失303.34万元。全面加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特别是审判阶段刑事辩护全覆盖和值班律师参与认罪认罚工作,全年受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202件,认罪认罚案件388件。三是法律顾问作用有效发挥。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全县党政机关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建立法律顾问参与协审工作机制,在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重大合同出台或者签订前,充分听取法律顾问的法律意见,把法律顾问发挥作用从事后介入延伸到事前论证咨询,全年县政府法律顾问共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58件,审查合同 30份,列席政府办公会议52次,代理行政复议与应诉案件7件,提出法律意见152条,实现法律顾问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四是深化“百所联百会”机制。开展“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联动律师到18个乡镇为44家企业开展巡回公益性讲座,编制重点企业名单15家,梳理企业法律风险点17个,提出法律意见建议40条。五是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模式。推行柔性执法“四张清单”共653项,其中,免予处罚清单336项、从轻处罚清单85项、减轻处罚清单215项、不予行政强制清单17项。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统筹监管执法资源,推进跨部门、场景式“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将涉及17个部门53个行政执法事项综合为9个场景,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全年共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活动16次,减少对企业检查198次。六是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持续开展“局长走流程”,深挖政务服务的“痛点”“堵点”“难点”,全面梳理服务环节、再造审批流程,扎实推进整改。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和“竣工联合验收”工作机制,打造“拿地即开工、竣工即验收、验收即出证”模式,为项目推进、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五)充分发挥监督效能,有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一是加强全方位监督。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8件、政协委员提案74件,办结率达100%。积极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财会监督、行政复议等监督作用,全年完成审计项目22个,提出审计建议63条,对15家企业进行统计监督检查,通过复议纠正不当行政行为3起。建立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推动纪检监察、法治督察、巡察监督在法治建设监督领域相互促进、有机统一。自觉接受司法监督,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行政诉讼败诉率、司法建议落实情况列入绩效管理考评范围。二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制定《大田县2024年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方案》,采取日常监督、综合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方式,推动对行政执法工作的全方位、全流程、常态化、长效化监督。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罚款实施专项监督,共查摆各类问题5个,已整改5个、整改率达到100%。开展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清理工作,公布《大田县行政执法主体名单》。全面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完成118名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基本信息数据元采集和申报工作。三是加强政府督查工作。采取分项督查、联合督查、专项督查等方式,推进各项工作任务按时保质完成,全年共开展各类督查活动35次、编发《督办情况》6期。四是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提升政策制定实施透明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年共发布各类信息5419条,主动公开政府文件543份。五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全年共上传“双公示”信息8496条、“五类行政管理”信息295条,报送联合奖惩案例5929条。常态化开展“金服云”平台推介,新增注册民营企业1214家,新增成功授信金额38604万元。加强诚信宣传,弘扬诚信文化,全年开展线下诚信宣传168场,公开诚信案例156篇。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落实还不够到位,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还不够有力;二是“放管服”改革有待进一步优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进度不够快,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仍存在短板,部分单位在制定与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相关政策措施时,未能准确把握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三是基层法治队伍力量较为薄弱,行政执法人员、法制审核人员、行政复议人员力量配备不足。四是“闽执法”平台推广应用不够有力,应用“闽执法”平台办案的能力有待提升;五是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进展较为缓慢,赋权事项承接不够有力,执法保障能力不足,执法人员执法经验缺乏,其执法能力和法律素养亟待加强。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强化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县委、县政府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制定《大田县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规章清单》,推动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将学规学法、用规用法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终述法重要内容,增强学法用法示范效应。

  (二)强化组织领导。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大田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县政府年度工作计划,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召开法治政府建设暨“闽执法”平台推广应用工作推进会,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召开年度专题述法评议会议,75名县乡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全覆盖述职述法,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三)强化责任落实。落实行政机关应诉职责,全县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做好市法治政府建设和责任落实实地督察迎检工作,制定《大田县贯彻落实市委依法治市办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以督察促整改,以整改促提升。制定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考评细则,将行政复议合法率、行政诉讼败诉率、规范性文件合法率和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推广运用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内容,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推动作用。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我县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市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整改为契机,补短板、强弱项,干字当头,奋发进取,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大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一)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行政执法人员岗前和岗中培训的重点学习内容,培养法治思维。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增强程序意识及证据意识。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机制。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备案审查、有效期制度,构建法治政府建设的制度支撑。严格落实听取意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强化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提高行政决策质效。健全完善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作用。

  (三)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继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四张清单”,拓展“综合查一次”场景清单,实施“片区联合执法”工作机制。

  (四)强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更多具有本土特色的“枫桥”品牌。构建调解、信访、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等多种方式有机衔接工作体系,全面推广排调分离、三级同步等工作机制。抓好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贯彻实施,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五)加强基层法治队伍建设。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等方式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充实到行政复议和法制审核队伍中,鼓励执法人员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配齐法制审核人员。加大对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和法制审核人员的岗前、岗中培训力度,多形式开展业务交流,提高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和法制审核人员的业务水平。

  大田县人民政府

  2025年2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