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田县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日期:2025-01-22 16:15 来源:大田县财政局
| | | |
                                                                                  20241229在大田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次会议上

大田县财政局局长  郑丁炫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大田县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5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我县财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面对市场经济发展信心不足收支平衡压力不断加大的复杂情况,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奋进实干、负压前行,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狠抓财政收支管理,扎实推进绩效管理,有效防范运行风险,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

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1000万元(预计数,下同),完成年初预算收入103440万元78.31%,同比19474万元,下降19.38%,税性比为64.2%;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0000万元(含专项,下同),完成调整支出预算350000万元的100%,同比51581万元,增长17.28%。

全县年度财力为378622万元(其中:上年结转3732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00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72000万元共同财政事权及专项转移支付收入825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1376万元调入资金9507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924万元减去上解支出9545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6032万元),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00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8622万元,净结余为零。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973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收入102080万元的78.11%,同比12621万元,下降21.89%;安排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3150万元,完成调整支出预算333150万元的100%,同比增支54685万元,增长19.64%。

县本级总财力为360108万元(其中:上年结转3566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73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72000万元共同财政事权及专项转移支付收入825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1376万元调入资金9507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924万元乡镇上解收入1267万元、减去上解支出9545万元,补助乡镇支出16850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603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315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6958万元,净结余为零。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3208万元,完成调整收入预算13208万元的100%,同比422万元,下降3.1%,省市专项补助155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06398万元上年结转47307万元,减去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6200万元,基金总收入166213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7253万元,完成调整支出预算117253万元的100%,同比8455万元,增长7.77%,结转下年支出4896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6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600万元的100%;支出98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980万元的100%;调出资金620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6701万元,完成预算45732万元的102.12%;支出41401万元,完成预算41301万元的100.24%,上年结余38089万元,滚存结余43389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8615万元,支出28143万元,上年结余3844万元,滚存结余4316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8086万元,支出13258万元,上年结余34245万元,滚存结余39073万元。

5.“三保”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三保”支出145281万,完成年初预算146915万98.88%,其中:保工资支出93186万元,保运转支出814万元、保基本民生支出51281万元。

(二)主要财政工作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我们按照县委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县人大有关决议,全力组织财政收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坚定兜牢“三保”底线,切实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1.狠抓收入优化支出,财政运行平稳有序。全力强化收入征管,科学调度库款,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一是紧扣财政收入这个关键点。积极落实县政府做好财源培植增加财政收入若干措施,加强部门联动协同机制,建立健全税务、财政、公安、工信、电力等部门组成的税收共治机制,落实定期涉税信息交换,强化源头监控,确保税收应收尽收;加大欠税清理,推动往年旧欠耕地占用税入库0.44亿元;全力推进公安罚没资产变现处置,组织公安罚没资产处置收入入库1.78亿元。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亿元。二是把握争取资金这个突破点。树牢全县一盘棋思想,健全向上争取资金专项考核的奖惩机制,激发全县上下争取资金合力。吃透上级部门支持政策精神,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全年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17亿元,争取新增一般债券 10099万元、专项债券 50943万元、再融资债券29008万元、特殊再融资债券47724万元,工伤保险基金省级调剂金上解比例从30%降至10%。三是抓好优化支出这个落脚点。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全力压减非刚性一般性支出,2024年压减一般性支出302万元。加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力度,将所有超过时限或不再使用、沉淀闲置、低效无效资金全部清理收回,优先将压减的一般性支出和盘活的存量资金用于“三保”支出保障。

2.用好财政政策杠杆,发展活力持续激发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性作用,提升财政服务效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市场主体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助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一是打好减税降费政策机制牌积极开展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整治,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小规模纳税人减征(免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8992万元,进一步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有效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二是画好财政金融融合同心圆综合运用贷款贴息、政策奖补、融资担保“组合拳”,引导撬动金融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帮助中小微企业恢复元气。投入工业企业奖补资金1255万元支持企业技改扩能;投入商务资金811万元支持出口企业降本增竞争力;投入金融企业发展资金398万元助力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在保1285笔计1.15亿元,其中:小微及“三农”企业(含个体工商户)笔数占比99.9%,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三是唱好优化营商环境重头戏通过严格落实预留采购份额政策规范设置采购资格条件等措施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中小微企业全年政府采购份额达90.46%。极推进线下、线上投诉处理,进一步畅通供应商投诉渠道,依法处理投诉事项,切实维护政府采购秩序。加强采购项目信息全过程公开,以公开透明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

3.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积极统筹资金用于保障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事项,全县民生支出25.8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80.64%一是持续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全年教育支出9.7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32.53%。投入4500万元健全完善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机制,投入1516万元落实好学生资助政策,投入1418万元支持一中、五中等城区初中学位扩容约1500个,投入441万元支持城北、福塘等2个幼儿园能力提升建设,投入6186万元推进毓秀中学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力兜牢社会保障底线。积极履行城乡低保、特困人员、退役军人、困难残疾人等各类群体兜底保障职责,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年共拨付1.01亿元用于特殊群体民生保障支出,确保困难群众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三是助力医疗卫生健康发展。全年统筹拨付卫生健康支出1.63亿元,支持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和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等,持续提升重大传染病防治、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着力推进健康建设步伐。四是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全年拨付乡村振兴建设资金6557万元,为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资金保障。用于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补助资金1235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3228万元,乡村道路、农田水利、村镇基础设施建设2094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是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年统筹拨付节能环保支出9546万元,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项目,推动我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同时,闽江上游(文江溪-尤溪)流域生态修复项目顺利通过省级竞争性评审,成功入选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项目,预计补助资金3500万元将于2025年下达,为加快推进文江溪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财力保障。

4.牢固树立底线思维,财政风险有力防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积极稳妥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财政运行风险的底线。一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保障财政运行平稳。坚持“三保”支出在预算安排和库款调度上的优先顺序,健全“三保”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确保“三保”预算执行规范到位,2024年全年“三保”支出14.53亿元。二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全力化解债务风险。债券还本付息纳入预算保障,全年共支付债券还本付息23256万元。围绕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化存量、控增量,积极向上争取化债资金,2024年争取化债资金57612万元,统筹县本级财力,全县共化解隐性债务73391万元。严控新增债务,强化财政承受能力动态跟踪,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合理向上争取新增债券资金,全面控制全口径债务率,2024年共安排新增债券资金61042万元。三是强化社保基金管理,防范社保基金风险。加强基金收支管理和预算管理,持续做大风险储备“蓄水池”,确保社保基金安全,2024年全年拨付财政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补助675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0082万元,保障“老有所养”落到实处。

5.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治理效能有效提升坚持深化改革、监督管理一体推进,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会监督,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水平。一是预算管理改革提质增效。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提质升级,持续规范业务办理和系统应用,加强财政运行监测预警,实现资金申请、支付、核算全程电子化办理,全面提升财政数字化管理水平。推动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开展绩效运行“双监控”,对91个项目涉及财政资金4.99亿元开展绩效评价,做深项目绩效评价。强化绩效管理结果运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有机衔接。二是投资评审效能提升。出台《大田县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和大田县财政投资对外委托评审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建立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工作流程,通过政府采购程序确定10家有相应资格和评审经验的中介机构参与评审,有效保障评审的时效性,不断提高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源头上“节流”。2024年共完成财政投资预(结)算评审项目115个,送审造价8.7亿元,审核后造价7.86亿元,核减金额为0.83亿元,核减率为9.58%。是财会监督严格有力。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开展财政内控检查,推进内控制度落实落地。认真开展严肃财经纪律专项整治,深入推进违规出台财税优惠政策招商引资问题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使用管理问题监督检查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规范资金使用,严肃财经纪律。推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严格代理记账机构监管,对我县涉及会计行业8家企业开展代理记账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检查,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维护财经秩序。

各位代表,2024年我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在全县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县财政实现了平稳运行,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受市场经济环境影响,收支“紧平衡”态势仍将延续;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下降,缺乏新的财力增长点;刚性支出不减反增,“三保”压力巨大;政府债务处于偿债高峰期,还本付息负担承重,债券支出进度较慢,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同时恳请各位代表、委员继续关心、指导和支持财政工作。

二、2025年预算安排草案

202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预算法实施条例》规定,编制四本预算;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支出序列;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强化预算约束,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大支出结构优化力度,切实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88000万元,增长8.6%。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07367万元、区域间转移支付收入17300万元、调入资金101506万元,减去上解支出954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4616万元,上年结余22007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为322019万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拟安排支出预算300012万元,结转下年22007万元。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8670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07367万元、区域间转移支付收入17300万元、调入资金101506万元乡镇上解收入1300万元,减去上解支出9545万元、补助乡镇支出1680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4616万元,上年结余20343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为303555万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拟安排支出预算283212万元,结转下年20343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基金收入29992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8451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800万元、体育彩票公益金收入160万元、福利彩票公益金收入81万元)、省市专项补助收入97万元;减去专项债券还本支出25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还本支出2028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安排支出27811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安排的支出26973万元地开发支出4000万元、土地补偿支出6000万元、专项债券利息支出及发行费14570万元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300万元、农村公路养护客运等支出1060万元(农村客运经营补助150万元、上京互通及华石二期管养费用60万元、农村公路养护县级配套资金850万元)、铁路支出40万元、存量收储地块管护费用3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500万元市政建设维护支出300万元夜景维护费200万元);体育彩票公益金支出160万元老年人体育协会单位定额补助36.44万元、全民健身活动经费30.36万元、少体校训练及参赛费用21万元、体育器材购置维护费20万元、体育中心物业管理费52.2万元);福利彩票公益金支出81万元(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补助费28万元、五星级农村幸福院运营补贴9万元、民办养老机构责任保险的保费4.95万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补贴1.9万元、8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运营补贴16万元、城乡特困供养老人和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基本意外伤害保险保费21万元;省市专项补助收入安排的支出97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600万元。其中:纳入经营预算企业2户,上缴利润收入1600万元(福建兴田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200万元、大田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40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调出资金620万元,用于弥补一般预算不足;安排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980万元(其中:用于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980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5877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42955万元,上年结余43389万元,滚存结余46311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7732万元,支出29034万元,上年结余4316万元,滚存结余301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8145万元,支出13921万元,上年结余39073万元,滚存结余43297万元。

()“三保”支出预算草案

1.全县按省定标准和范围测算“三保”支出需求149786万元。其中:保工资支出97607万元,保运转支出810万元、保基本民生支出51369万元。

2.全县“三保”支出预算151304万元。其中:保工资支出97607万元,保运转支出810万元、保基本民生支出52887万元。我县“三保”支出达到省定标准。

3.全县“三保”财力保障151304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920万元,税收返还4119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不含共同事权转移支付)6072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中的共同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3542万元。财力基本能够保证“三保”支出需求。

三、2025年全县财政工作重点

2025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及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全力兜牢底线,切实加强财政管理和服务,助力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统筹谋划,保障财政平稳运行。一是加大财源培植力度。把财源建设与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财政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等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加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进一步夯实财源基础。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和财政收支研判,抓好收入组织,依法依规加强各项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增长。二是统筹推进土地收储与出让摸清商住、商服、工业用地开发情况,分类造册,按征迁报批的难易程度排序,掌控好土地征迁与开发成本,有序做好土地收储与出让工作,促进房地产业稳健发展,增加土地出让收入。三是全力盘活资源资产。密切关注上级政策,积极寻找可盘活资产和政策支持空间,谋划一批可盘活的资源资产,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财力保障。四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持续加强和规范部门预算管理,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五是科学精准调度库款。加强收支管理和执行情况分析,加强财政与税务和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协作,随时掌握税收入库动态,合理把握收支进度、力度和节奏,确保库款运行稳定。

(二)向上争取,提升财政保障能力。立足债务空间和大田实际,认真研究中央和省里最新政策要求,积极向上争取财力支持和债券资金。协同各部门主动研究上级政策,加强上下衔接、横向配合,形成向上争取政策资金的工作合力,特别是吃透超长期特别国债、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等政策投向领域,精准把握争取空间,找准政策、项目和资金争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精心谋划,策划生产一批符合申报条件且质量高的项目,做好项目储备、项目申报、项目跟踪,推动项目前期工作抓实抓细抓具体,提高申报项目和争取资金成功率。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加大向上汇报衔接力度,跑省进厅,主动上门汇报情况,密切跟踪项目指标下达情况,确保项目资金落实到位,最大限度争取上级给予我县更多更大的政策资金倾斜支持,切实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三)有保有压,集中财力保障民生。一是树牢“过紧日子” 思想,统筹转移支付资金和自有财力,在优化支出结构上下功夫,压减一般性支出, 集中财力保民生。二是管好用好直达资金,持续做好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城乡居民养老、困难群众救助、就业和住房等民生保障,不断织密扎牢民生兜底“安全网”。三是以惠农补贴“一卡通”兑付系统为总抓手,惠农补贴项目应纳尽纳,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实落细。四是全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加大财政对乡村振兴的投入力度,支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农业生产增效。

(四)履职尽责,织密兜牢风险底线。一是兜实兜牢“三保”底线。全面落实“三保”支出保障责任,健全“三保”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坚持把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放在首要保障的位置上,确保“三保”支出不发生支付风险,兜牢财政保障底线。二是确保社保基金安全。结合我县需分担的社保基金支出及全县社保风险准备金滚存结余,统筹研判社保基金形势,坚决将维护社保基金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保障社保基金安全,进而确保全县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三是严控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强专项债券项目后续管理,严守红线底线,杜绝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在谋划项目时量力而行,严格落实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前财政承受能力和债务风险情况评估机制,做到项目资金有保障、偿债资金有来源。强力保障债务还本付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底线。

各位代表,2025年,我们将继续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各项决议,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为谱写大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时代新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